草莓糯米团的心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uanjuan

博文

浅谈新闻报道的科学精神

已有 3277 次阅读 2008-11-13 11:35 |个人分类:育人·求学

香蕉有毒?

                       —— 一看新闻报道中科学精神现状

20076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上午整点播出了一则新闻,这则新闻的新闻由头是最近各地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新闻媒体报道香蕉含致癌物质的事件。各地媒体的报道导致人们对原来老少咸宜的水果——香蕉产生了恐慌,人们“谈蕉色变”;一时间香蕉价格暴跌,海南的蕉农损失惨重,香蕉的价格降到历史新低——5分钱一斤,大量的香蕉被附近农民收购用来喂猪。新闻频道记者就这一事件,远赴海南实地调查情况,并就香蕉含致癌物质专门采访了相关专家,证实香蕉中并没有含致癌物质,才平息了这场开春以来对于香蕉的“浩劫”。此则新闻在当天央视的整点新闻以及晚上的“新闻联播”进行了多次重播。笔者发现,在当天傍晚时间,各省市媒体(如安徽卫视的新闻联播,湖南政法频道的“新闻风云会”等)都进行了转播;在网络上,以前发布香蕉有毒的相关网页都进行了更新,为香蕉“伸了冤”。

这个案例反映了不同媒体对于同一事件的两种做法及态度——个别地方媒体以及网络媒体不调查清楚事件原委,没有科学精神,单纯追求事件的轰动性,以讹传讹,听见风就是雨,给人们以错误的信息,并导致舆论恐慌;而在这次事件中,作为中央媒体的新闻频道做出了很好的示范,首先是去了香蕉的产地海南了解香蕉滞销的情况,以此调查原因,最后找权威专家以及研究生物的科学家为香蕉验明正身,获取科学的结论。这才是科学的方法。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切的事物都标上了“速”的要求,“速食面”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同城八分钟约会”满足了人们交友的要求。而对于很多媒体来说,就成了“张贴”和“拷贝”的工具,追求所谓的“时效性”,并且怀带着希望获得“轰动性”的不良动机,新闻不问出处,自己不调查不研究,转载转播别处新闻,闹出的笑话以及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比比皆是。

重庆高温,到底是谁惹的祸?

                      —— 二看新闻报道中科学精神现状

又例如:2006年夏天正当重庆市民苦于酷热的时候,一条火上浇油的消息:三峡水库蓄水导致川渝大旱重庆高温,在海内外中文媒体上广为流传。 愈传愈盛,从四川旱灾重庆超高温主要是三峡大坝惹的祸?还加上个问号, 演变成“ 三峡大坝木桶效应将使重庆年年高温旱灾!消息一大堆,一查,都是来自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此人曾以“重构”的网名 811在强国论坛贴出《重庆高温41度,应该考虑三峡大坝的风阻效应》 ,即三峡大坝与四川盆地的木桶效应。其实木桶效应,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法则,并非自然科学的定律本,其本意是一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 块木板 。王红旗的木桶效应是一个比喻,他把四川盆地比做一个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就在三峡的位置,这个自然形成的狭长缺口成为向盆地输送水气的关键。他认为:大坝使自然地貌遭人为改变,短的木条被接长,水气循环的主要通道被阻挡,经年累月导致“桶内气温失衡,伏旱高热天气随之产生。 ” 虽然许多媒体报道同时介绍了气象学家的意见,“‘木桶效应说并无充分科学依据” ,或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根据。,但似乎王红旗的观点更受到媒体的青睐。许多媒体在报道王红旗的木桶效应 ,虽然也报道了不同的意见,但更多是突出王红旗的观点,如四川严重旱灾北京学者归咎三峡大坝有学者认为:三峡大坝酿四川酷暑。或简化为三峡大坝酿四川酷暑” 三峡大坝焗热四川重庆,从标题看,成为定论了。 能全面表达为学者认为三峡大坝酿四川酷暑气象专家称无根据” 较少。

特别是一篇2002625的报道,《中科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 ,原文中提到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空调,使山城气候冬暖夏凉。这是中科院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历时5年的论证结果之一。据估计,夏天气温可能会因此下降5摄氏度,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4摄氏度。这篇报道中许的愿,被当年的酷热否定了,责难专家的声浪高涨。虞孝感,你必须对重庆、四川的高温伏旱谢罪! 虞孝感是《中科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中唯一报道了姓名的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报道说他是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组负责人。

同年722出版的《中国三峡工程报》记者陈宗清所写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湖? 》一文指出了报道不实。据该篇报道,虞孝感先生6月24日正在南京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会,既没有到过重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记者的采访(包括电话采访)。据他所知,中科院并没有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他本人根本不知道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效应是多少,也没有从事过此方面的专门研究。当时,写冬温夏凉报道的记者也承认,是他听别人谈起,打电话向有关专家查询过,但专家没讲那么细。夏季气温降低5摄氏度、冬天气温会上升34摄氏度是他本人估计的,并没有原始依据。《中科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被多个网站转发,在中国科学院的网站上现在还可以很方便地查到,但陈宗清写的纠正错误的文章,除了《中国三峡工程报》自己的网站中有,只找到《三峡探索》和《国际河网》有两个网站中有。 新华网纠正错误的报道国内能看到,但也只有几家转发。说来说去,关键在三峡水库蓄水对重庆究竟有无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其实早就有了。陈宗清在《世界最大的人工湖?》中说:“1992年,由中科院环境评价部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经国家环保局审查通过的权威文件。《报告书》采用多种方法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温进行了测算,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气温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不大,垂直方向不超过400,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大气稳定层结构更接近中性,逆温天气将减少。年平均气温变化很小,不超过0.2摄氏度;日较差平均缩小1摄氏度左右,年较差缩小0.61.0摄氏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1.2摄氏度。如考虑到夏季水库在低水位下运行时,水面展宽较高水位少,月平均气温也可降低0.71.0摄氏度

  这些话都不是群众有了意见以后才讲的,而是在四年前就讲了。大概是为了消除传言影响,一时间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批驳王红旗观点的专家评论,针对目前网络上传言称此次重庆特大旱灾是三峡工程蓄水所致,重庆有关权威人士表示:这完全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无稽之谈。三峡大坝致旱毫无依据 重庆严重干旱与三峡水库无关。现在在googel里输入“重庆严重干旱与三峡水库无关”, 得相关网页9103项,远远超过“王红旗”“木桶效应”的333项。

但是群众的疑虑和不满并未完全消除, 仍不断有批评乃至谩骂专家和媒体的。他们已不那么相信专家的话,“现在的学术界除了开玩笑就是赚钞票。信他们,去死吧。这与整个学术界面临诚信的质疑有关 ,也因有的专家谈话并不能使人信服,更因为媒体的误导。究其本质,还是媒体笃信所谓的“权威”,没有怀疑的精神。而怀疑的精神是科学精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珍闻”不真

                                                                       —— 三看新闻报道中科学精神现状

例如广州一家报纸曾在该报的《国际传真》版刊载过一则“珍闻”,内容是某国的一名球迷驾驶一架MD-82飞机飞过一个足球场上空时,发现球场上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于是这名飞机驾驶员球大发,竟然绕场地飞盘旋直到看完球赛,结果被吊销驾驶执照。初看之下,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趣闻”,但细想一下,MD-82是一种中短程喷气客机,巡航速度高于每小时800公里,很难想象一架身躯庞大高速飞行的喷气客机围绕一个小小的绿茵场盘旋观看足球赛的“景观”。这种缺乏最起码的科学常识的“新闻”居然也能登上版面,受到编辑的青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以科学的精神进行报道

早在2002年,党中央就发出号召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于科学精神的定义和内涵,尽管各个行业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但大多数人认为科学精神是人类通过自身的科学技术活动而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看法,是一种理性思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仅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工作时所要遵循的一种科学规范,而是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社会学家指出,科学精神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大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这几条构成了科学精神最坚实的内核,同时也构成了科学精神的实践品格,而且也是科学精神最能够说服人、征服人的真正力量所在。其中有两点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格外重要:

1.服从事实与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基石。科学研究以事实与真理为基准,反对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没有根据的臆测,也排斥情感因素、权威因素的介入。

2.强调质疑与实验是科学精神的重炮。伪科学的迷信向来是害怕质疑与实验证明的,质疑是批判精神的体现,它强调独立思考。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的记者和编辑不是每一个领域的专家,但是科学精神不可或缺,以上两点给我们新闻从业者以重要的启示。现代社会因为第四媒体——网络的发展,给媒体从业人员在新闻信息的获得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代表着不去采访和核实。比如像本文前面提到的“香蕉含致癌物质”,都是某些媒体没有对新闻源进行采访,没有查阅研究报告原文,而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做了放大。而重庆高温与三峡水库修建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的新闻事件中,则更多媒体表现的是对“专家”的笃信,和个别媒体从业人员违背基本的新闻业务操作,进行了主观的臆想和没有根据的推测,导致新闻失实,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对客观世界发生的事件保持质疑,是新闻工作者的特质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就是一档以主持人提出疑问为特点的新闻节目,它解观众心中的迷惑,向新闻当事人发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珍闻’不真”中,记者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加强记者的个人科学素养是当务之急。另外我们在新闻用语上也要力求准确,尽量避免用不确定的用语。尤其在是涉及公共安全事件的报道时,不能出现可能等词汇,如可能有害间接致癌等,而造成公众理解的偏差导致普遍的恐慌,例如特富龙不粘锅事件。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应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以往的教训告诫我们:不能以争时效性而牺牲真实性,不能以争轰动性而牺牲科学性。我们必须从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给受众的思想意识带来积极影响的角度来选择新闻,写作新闻。那些宣扬伪科学、封建迷信的新闻,是与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给受众的思想意识带来负面影响。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决不应从这种那种不恰当的考虑出发去传播这类新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221-205307.html

上一篇:关于确认新闻真实性时存在的难度的思考
下一篇: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王韬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4 0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