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聆风吟窗听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wyeyed

博文

在乎

已有 3331 次阅读 2008-11-20 09:06 |个人分类:晴窗朝露心奉茶| 生活, 在乎

人生在世,最在乎的莫过于自己的一生幸福,为名、为利、为缘皆出于此,所以人生才有了许多烦恼,许多惆怅,许多不舍,许多懊丧,而悲欢离合之间的差距却常常只在于“在乎”与否的一念之间。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便是最脍炙人口的真实写照。

   命运不是人所能把握的,因为过去既成事实,未来遥不可及,唯有现在紧握在每一个人的手里。因此人们在乎的是过去的荣誉,未来的潜力,所以才更在乎今天的经历。一旦今天过去,便既成现实,又影响明天发展,故在乎今天显得极为重要。

有人在乎名,“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慕容公子便是其一。他一生根本无快乐可言,为了一个缥渺的复国梦,付出了一切的自由,正义感、人生原则甚至父母、未婚妻。表面看来,理想坚定不移,实质上是他将此作为了唯一的精神支柱;一旦梦想破灭,便万念俱灰,最后落得个发疯致死的下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姑苏慕容从此在江湖上堙灭。慕容复的可悲就在于野心太大,大得自己也成了梦想的奴隶。当他全心全意在乎他的梦想时,他忘了他所失去的,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感觉和生命,这样的一生又有何意义可言?就算留个虚名(况且他也没留下),又于事何济?

有人在乎利,崇尚“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孰不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亦无益,少又何仿!葛朗台、高老头在生前极尽俭朴,没有从钱财的使用中得到快乐,死后又众叛亲离,永留骂名,这又是何苦来?他们的可悲就在于只想索取,不愿给予连不慎落水时都不爱听“给我你的手”,而只听“抓住我的手”。他们心甘情愿地作了钱财的奴隶,连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为世界造福的人,世界又岂能容这样的行尸走肉苟存?

有人在乎权,天生一派指令口吻,最爱看人对他摇尾乞怜。可惜他们当局者迷,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  ”的道理。楚王纵死,逃不过伍子胥的鞭尸笞骨;慈禧故威,免不了逃避联军,墓穴被盗后,身首异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可惜许多人在退休落寞之后才能清醒,更有许多当权心迷者身入牢狱,痛悔终身。过度在乎权,人就会成为权的奴隶,不但可悲而且可憎。当年权倾天下的朱元璋、商纣王、董卓、安禄山哪一个不是众怒难犯,抑郁而终?

曾听过一名话“什么事都架不住不在乎,所以会过得很幸福。”这不是什么名人名言,却极富哲理意味。若是对名、利、权皆能视作身外之物,不受所惑,又岂会受制于他们的贪欲,私心和杂念?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会留下神奇的舍利子,只待相渡有缘之人;而平凡之人火化后只有一抔烟灰,风吹而灰飞堙灭。同样是人,为什么如此不同呢?只不过在于心态不同而已。佛家有言“看别人是如来,自己便是如来。”人没有佛的天眼,无法洞察灵慧之根,却没有人肯甘心自己屈居别人之下,想要承认别人是如来,更是难上加难;更别谈视花草树木、鸟雀鱼虫为天地之灵物,与山交谈,与水合奏,凡事与人为善。每一个人都很在乎自己,可就是因为太在乎了,才蒙蔽原本清灵的眼睛。放眼宇宙,地球不过沧海一粟,山河大地本是微尘,个人更只是尘中的尘,又何必太过固执,太过在乎呢?当一个人太在乎自己时,他不在乎的是其余的一切;当一个人太在乎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物时,他不在乎的唯有他自己。在乎要有尺度,极端过分都不足取,唯有顺其自然方为在乎之本,快乐之源。

童年是最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因为小孩子没有太多的顾忌,只有一颗新鲜好奇的天真纯洁心灵,用最清澈的眼光看着五彩的世界。他跌倒了,满不在乎地又爬起来跑;今天和小朋友吵架了,明天又毫不在乎地忘却了,继续一起玩得兴高采烈;他被老师批评了,罚站一会儿,却因忽然想到一件有趣的事,不在乎课堂的安静而自顾自地笑得直不起腰来,也忘了和莫名其妙的老师说一下原因;手工课时,他怎么也折不好金鱼,好容易成功了,又错把三瓣尾剪成四瓣,不由嚎啕大哭,及至听老师说金鱼中四瓣尾的更多,又立刻破涕为笑,也不在乎脸上的泪痕还没有干;看新闻的时候,对坏人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给他两个黑眼眶,对英雄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代他去受伤;过了半天却发现好人和坏人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不过不在乎,反正坏人会受天遣的嘛……“六月天,孩儿脸。”在许多年以前,我也有一张稚嫩的脸庞,哭哭笑笑,打打闹闹,和小朋友赌气却转身抛之脑后,丢了小红花大哭一场后又笑逐颜开……可是这一切,都已离我远去,像美好的童话坐在彩虹桥上,看得见却摸不着。

少年是多变而多彩的过渡。从小学时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长大成人,我失去了许多,改变了许多,却也从中经历和得到了许多。少年不再有童年时的天真幼稚,嘻怒无常,却增了成熟理性,自我约束;少年失去了童年时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却得到聪明智慧,人生小悟。少年的我不再是当年不知盐米油酱贵,不识身边花草木,却整天笑着,有一双清澈眼睛的小不点儿;而是已能烧出比较可口的菜肴,懂得论环境价值、社会意义,却不常笑着,戴上一副厚厚近视眼镜的小姑娘。我很怀念逝去的金色年华,却又很珍惜今天的理智先忧。

欧阳修有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他一定是个聪明的醉翁,快乐的醉翁。因为抽刀断水水复流,借酒浇愁愁更愁,唯有纵情山水,才能忘却一切的世俗杂念,得到清澈的欢乐。也因此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这一点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固然有气势,却稍逊他的古风《侠客行》中的“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客下?白首太玄经”;要论思想境界更不及六祖慧能的佛谒“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知李白若泉下有知,会不会在乎我的看法;若是介意,另当别论;一笑置之,并不在乎,才是谪仙人的真我风采!

天下万物皆相对,没有人能完完全全摆脱尘世,飘然欲仙;就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僧侣也无法不受衣食住行之俗务所扰。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正是告诫人们不可避世消极。人生在世,活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死后要为后人造福:就是把骨灰埋了,栽上一颗绿树,也远比一块墓志铭更有庄严肃穆的气氛。积极济世,乃人之本分;若力有不及,不仿“大隐隐于市”,做一个普通却真实,平凡却快乐的人。真水无香,真人无名。世间万物皆是过眼云烟,斗转星移,不必太过拘泥。一个人最值得在乎的是自己和好人的生命,而生命中最值得在乎的是健康和快乐。周恩来总理、焦裕禄、孔繁森永受后人敬仰,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人人需要去刻意模仿。每个人都是独立、特别的个体,只要活出自己的个性,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且健康而又快乐,那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当你踏入社会,发现世界不如你的想象,你也不如世界的想象时,不要难过,不要悲伤,你依然有你存在的价值。向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吧!那里会有一片阳光,一片希望。”我要先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降到最低,再让世界眼中的我的价值升到最高,若是那时还不满意,那么我不介意,因为我不在乎。虽然地球不因为我而转动,但我在乎的是随缘、惜缘;想得开,看得远,悟得深;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在一片充满青山秀水,芳草野花,诗情画意的环境里生活,长大。当然,因为我在乎,所以我会努力去营造和保护这片净土,并让世界因为我而清灵纯净,至少变好一点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053-205789.html

上一篇:为生命清扫
下一篇:水仙芬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