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longipc 省身是我家宝宝的名字,吾日三省吾身。自勉共勉。

博文

写给那些久未谋面的朋友们

已有 4201 次阅读 2013-9-19 00:27 |个人分类:每周一文|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朋友

有一些人,我们以后也许再也见不到了.


我非常平静的写下这句话,但心里嘴里的味道却苦苦的。原来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嘴里确实有苦的味道。这从解剖学上讲不通,但从中医角度却能理解。


我是一个比较自卑的人。虽然在某些时候表现的非常得瑟,但自己明白,那种张扬或者说是张牙舞爪只是弱者攻击性的沟通方式。


我来自农村小城镇,说话有口音,咬字不清,英语说的很蹩脚,听力比较差,这些也许都是我自卑的原因。但有时候我也在想,也许自卑就是自我状态的定位,并没有什么原因什么道理需要解释。我习惯于或者说喜欢将自己放在一个低的位置,去听别人讲,去听他人炫耀的故事。自己心里却偷偷的说,复制他人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但复制他人的失败很容易。然后自己暗自窃喜没有去复制他的成功,也没有去复制他的失败,从而实现了一个个别的自我。


这些年来,除了家庭,心里唯一感觉沉甸甸的东西,是在农大读博士期间认识到的一些朋友。而且有些是未见过面的朋友。


那时,我在农大论坛诗词歌赋版做了一段时间版主,认识了几个不错的小朋友和大朋友。


有一位叫小戴,一位很有个性和热情的文学爱好青年,某年恰如中秋的这个时节,我还装嫩地和他们一群本科生到十渡游玩,晚上繁星满天,十渡河边,大家围坐在烤羊腿周围,或唱歌或作诗,我即兴打油了一首,博得小戴和众小朋友欣赏,那时感觉真是得意的很,飘飘然似乎就觉得自己已经是伟大诗人了。


活了35岁,即兴作诗就2次,一次是初二时背古诗忘词了,我自己编了一首,被语文老师狠骂一顿,第二次就是十渡河边。多年过去了,那个场景似乎就发生在昨天。


还有一位叫杨天龙,和我名字相同,喜欢写现代诗,词句里充满了力量和冲动。我很羡慕他,年轻啊,如果我年轻10岁该多好。他组织农大的诗歌爱好者出过几个集子,虽然里面没有我的作品,对我仍厚着脸皮把自己当他们圈子里的人,后来他送了我一本集子,还是没有我的作品,但我一直当宝贝收藏着,和苏轼李义山等人作品放在一起。


论坛里还有一位性别不明的网友,yandy,好像是这个名字,诗作有时晦涩难懂有时又很精辟。他从未露过真面目,所以我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的。


离开农大已经5年了,正值秋风送爽的日子,站在凉意阵阵的秋夜,忽然想起这些见过面或者未见过面的朋友,不知他们现在如何?是否还在坚持所谓的诗歌创作?农大的BBS好像已经无法登陆,不知他们又在哪块土地宣泄自己的理想、愿望和对生活的爱恨情仇?


但愿这些久未谋面的朋友,如同今日的我一样,想起过往的点滴,心里满满的,没有忧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038-726027.html

上一篇:中秋打油诗及某先生和作
下一篇:刘打油之游西安有感
收藏 IP: 125.39.20.*| 热度|

4 林中祥 王健玲 许培扬 lily2013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