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fengAm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mifengAmy

博文

鬼架桥、摆冬河游记

已有 4685 次阅读 2017-6-12 19:54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有人曾说:“花溪是贵阳的后花园。在这里,既有神秘莫测的夜郎谷,也有古韵十足的青岩小镇,既有星空璀璨的云顶草场,也有风景如画的十里河滩,游在花溪,仿佛身处一幅流动的画卷,一年四季,处处是景。

   而在花溪黔陶乡马场村栗木寨,有一个名字有些鬼魅但却如世外桃源般山明水秀的地方,那就是——“鬼架桥,我们六月的走水活动就要从这里开始。

   六月的贵阳,并不算太炎热,天空中厚厚的云层预示着当天必有阵雨,但是这样也好,这倒也让我们避免了烈日当空、汗流浃背的窘态,在等待大部队集合的间隙,我看到了门口立有关于栗木寨的简介,便走了过去,仔细阅读:“黔陶乡马场村栗木寨地处黔陶乡万亩茶叶打造规划区域,又是栗木水库——鬼架桥——红岩峡谷水陆旅游线的必经之地,山明水秀、风景如画,是绿色生态旅游的一张名片……”正在这会儿,已有好几支徒步队伍从身边经过,虽然彼此并不认识,但大家相互招呼着,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行而去。

   很快,我们的大部队也集合完毕,队伍中既有年近七旬的老人,也有不到五岁的孩童,当然更多的是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一番自我介绍之后,我们便向着此行的目的地出发了。

   走了大概十来分钟的小路,就看到前方有一条小河出现在我们面前,河水清亮澄莹,河里的石块经过河水经年累月的冲刷浸泡,显得格外圆润光滑,河边的石头在河水的映衬下显得非常鲜绿,这条哗哗流淌的小河就是摆冬河。领队小鱼告诉我们,摆冬河是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的一条四级支流,在马场附近汇入赵司河,经过青岩河、濛江,最后汇入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红水河河段,在广东汇入南海。

   沿河逆流而上,河水逐渐变得湍急,原本只是没过脚面的河水也渐渐到达膝盖的位置,虽然我已经将裤腿挽得老高,但还是被河水浸湿了,我已顾不得这些,只能将注意力放在脚下,以免一个不小心因为没有踩稳而摔倒。尽管一路走得胆战心惊,但当河水从脚趾缝间流过,我的心仍然会像孩子一般兴奋喜悦,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和大自然是如此亲近,小鱼说,这个地方除了名气在外的天然石桥鬼架桥以外,还有一个秀丽的瀑布和清澈见底的水潭,河的两岸因为资源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很多贵阳人到此一游,有些驴友也会将这个地方当做初级户外体验场所,但也因为这样,所以也造成了很多人为的垃圾,听到这里,我忽然觉得很难过,人类在享受着大自然美景馈赠的同时,是否曾经想过自己一个无心的行为会给地球环境带来怎样的破坏呢?

   正这么想着,就看到前面的女孩子都停下来,围在一块大石头旁边,我好奇地凑了过去,原来她们都在用手机拍一只落在石头边休息的黄色大蛾子,这只蛾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蛾子不太一样,它的体型更大,翅膀主要以淡黄色为主,上面有黑色的波纹纹路,翅膀中间是橙红色的斑块,细细观察,还可以看到前后翅膀的边缘有白色的波纹。懂昆虫知识的朋友后来告诉我们,原来这种蛾子叫做红大豹天蚕蛾,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河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我们静静地用手机记录下这种美丽的昆虫,生怕惊扰到这个小家伙,虽然很想看到它翩翩起舞的样子,但是却没有一个人伸手去触摸它,是的,在山水之间,这里才是它的家,这一草一木,一花一蝶才是大自然的主人。

   我们继续前进,爬过巨大的石块,穿过茂密的丛林,耳畔低吟浅唱的流水声越大越大,抬头望去,在前方的崖壁间一条如白练般的瀑布出现在我们眼前,好似奔腾的野马直泻而下,坠落在下方碧玉一般的潭水中,飞溅起团团雪白的水花。明代徐霞客在考察黄果树瀑布时,曾写下过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这番文字用在此情此景,我想也并不为过。透过粼粼波光,我看到那一块块清晰可见的石块,或大或小平铺在河底,一时兴起,便脱下鞋子,赤脚走进水肿,感受那来自山涧里的冰凉,河水轻轻地从趾缝间流过,将一路的疲劳一并带走,远处,小伙伴们正在嬉戏玩闹,一阵风吹来,夹杂着丝丝水汽,我们大口呼吸着久违的清新空气,原本浮躁疲倦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这绿水青山,怎能不让人沉醉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6377-1060382.html

上一篇:马铃河游记
下一篇:波浪里的大学问
收藏 IP: 1.204.220.*| 热度|

3 李颖业 尤明庆 姚卫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