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fengAm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mifengAmy

博文

传承历史的使者——牙舟古陶

已有 5731 次阅读 2018-6-18 10:13 |个人分类:漫话科学小知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牙舟陶, 景德镇, 手工艺

      提到陶瓷,我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向世界展示的一张名片,景德镇的确算是当之无愧,据说,陶瓷的英文发音“china”也是因为景德镇古称“昌南”,于是外国人便用昌南的发音“chang nan”来指代瓷器,后来瓷器在欧洲的大受欢迎,以致那些欧洲人干脆将中国也称为“China”,可见瓷器的影响力之大!

我一直觉得,瓷器是中国除了四大发明之外最伟大的发明,如果说四大发明传承的是华夏文明,那么瓷器彰显的,就是中国人不屈的气节。泥土经过煅烧之后,水浸不烂,火烧不坏,烈火不但没有摧毁它的形状,反而使它重获新生,这可谓是生命的奇迹呀!

当然,华夏大地也并非只景德镇出产瓷器。在贵州平塘,有一个叫做“牙舟”的不起眼的小镇,虽人口仅3万,但却因为那已有600余年历史的牙舟古陶而为世人所知。

    与景德镇白釉青花不同,牙舟古陶多以绿釉浮雕为主,在造型设计上,通常取材自当地少数民族生活,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因为古朴自然的造型而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据史料记载,牙舟陶的制作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为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以达到天下太平,巩固统治的目的,屯兵驻守贵州境内,史称“调北镇南”,而这只是“明朝大移民”运动的一个部分,在近30年的时间里,贵州境内共屯兵30万,移民数10万,经过一代一代的交流和磨合,中原文化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交融,促进了贵州经济的发展,也让贵洲原住民学习了中原先进文化,真正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在移民者中,有一些是制陶手艺人,他们来到平塘牙舟,并在当地进行制陶生产,牙舟陶的历史由此开始。

    牙舟制陶工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为这里出产的泥土呈灰黄色,而且具有粘性,这是制陶的上好原料,用它来烧制的陶制品,表层会自然裂变成若干冰纹,更增添了一种深厚迷离的独特风格,再加上当地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也给了制陶手艺人很多灵感,最终形成了古朴美观、集实用性和装饰性于一体的牙舟古陶。

直到现在,牙舟陶手艺人仍然沿用着传统手工制陶的技法,从最初的打土坯到制模上釉,手工艺人们用灵巧的双手仔细地勾勒和打磨着每一件作品。据说用牙舟陶烧制的烟斗在抽烟时会嘴含清香,而用牙舟陶制成的容器来盛装食物,食物不易腐烂,伏天用来泡茶,可是数日不变质,这不得不令人称奇呀!

在过去,牙舟陶制品主要依靠人背马驮的方式翻过贵州的崇山峻岭,运往川、滇、湘、桂等地,偶有传教士会将牙舟陶带到欧洲。但由于路途遥远,且运送途中极易破损,所以数量极少。随着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牙舟陶开始大量外销,也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前来参观,而牙舟古陶也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今走在牙舟这座小镇上,依然能够感受到这里古朴的民风。我忽然明白,原来正是这片淳朴自然的土地滋养了牙舟陶。当年朱元璋只是为了巩固统治,他没有想到的是,那场声势浩大的明朝大移民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对贵州乃至整个中国都造成了如此深远的影响。 但有时,我在想,也许朱元璋当年所做的,只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万物彼此交融,既包容你我的差异,又共生发展,和谐大同,这才是真智慧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6377-1119516.html

上一篇:你看到馄饨里的幸福了么?
下一篇:西红柿:那一颗火红的心,是情人炽热的爱
收藏 IP: 1.204.221.*| 热度|

1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