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ing1877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bing187717

博文

当往事再回首——确实值得,也应该纪念一下!

已有 3309 次阅读 2016-7-6 16: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tyle, color

写在前面的话:其实,我想写这部分内容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时机和契机,今天算是写完章节“安全文化起源与演进”的日子(约100页,前后历时1年),我也觉得顺便值得,也应该纪念一下哈~由此,也萌发了撰写此文的念头,本篇算是本章的“最后一集”啦!以后,也就基本暂时不撰写这方面博文啦~今天写的也是我们确实值得,也应该纪念一下的事情哈!大家请看。


纪念事故

——一种典型的“向事故学习型”安全文化



/王秉


“这是我第二次出席,但依然心如刀绞。作为航空运输业者,将以安全第一为经营宗旨,不使事故再次发生。”——日航董事长稻盛和夫在日本航空公司客机坠落事故26周年出席仪式的讲话(2011年8月12日)

“其实,安全文化的提出、研究与建设,本身就是一种事故纪念活动,是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好纪念和反思!”——本书作者(2016年7月6日)

举行纪念与祭奠活动或仪式是中西方文化中历来的共有习俗,各种各样的纪念日与祭日可谓是数不胜数,可以说它们是人类传统文化保留与延续最完整的一部分。至于它们的意义与作用,无外乎是表达人们对人或物的一种留恋、怀念或的情绪,或是对逝者的一种悼念。

对于事故伤害,谁也不想看到,但已经发生了的事故伤害是无法消弭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事故伤害的发生,尤其要减少人为事故伤害的发生。为“让人们永远记住事故伤害”、“提醒后人增强安全意识”、“让人们反思和事故教训,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事故灾难不被历史遗忘”和“悼念事故遇难者,减轻事故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人们将传统文化中的纪念与祭奠习俗融入其中,也开展重大事故的纪念活动,并由此形成了诸多具有重大安全文化价值的事故纪念日(也有部分事故纪念物,如事故纪念馆、纪念园、纪念碑等)。需指出的是,中国学者与民众多将“事故纪念”称为“事故祭奠”,但在作者看来,将其称之为“纪念事故”更为科学准确,因为“纪念”的含义可囊括“祭奠”之意,也可涵盖人们进行事故纪念的全部意图和意义。

由上分析可知,除了悼念事故遇难者的功用,纪念事故的更深层意义和价值在于提醒人们不断反思和事故教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进而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因此,显而易见,它实则是一种典型的“向事故学习型”安全文化。在此顺便提及,本书作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安全文化的特色到底可用什么来体现?”,思来想去,作者认为,与其他文化类型相比,“向事故学习型”安全文化应是安全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他文化所不能获得的一种“文化资源”,由此,作者在20166月撰写了《一种重要的事故学习方法——面对事故,请给自己一个问号!》一文投至《现代职业安全》杂志,主要从个体对事故反思角度提出培育“向事故学习型”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其实,若究其“安全文化”作为学术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的时间与缘由,就必须要提及于1986426日发生在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乌克兰语: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катастрофа,或简称“切尔诺贝利事件”),这是因为——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分析与反思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原因和教训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安全文化”这一概念。因此,显而易见,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提出“安全文化”这一学术概念的直接触发缘由,而“安全文化”这一学术概念的提出与重视也算是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纪念和反思,正如本节开篇作者所言:“其实,安全文化的提出、研究与建设,本身就是一种事故纪念活动,是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最好纪念和反思!”。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称作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为止第二例为2011311日发生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总共经济损失约两千亿美元,切尔诺贝利城也因此被废弃。此外,据英国电视制作人丹尼·库克(Danny Cooke)曾用无人机航拍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遗址可知,镜头中荒废的切尔诺贝利静谧如鬼城)。对于这次极为惨烈的事故,无论是乌克兰政府与民众,还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府与民众,尤其是和工业领域,每年426日均会举行活动以纪念此次事故,它可视为是真正意义上的事故纪念文化之滥觞。

按理讲,唯有不断深刻反思与吸取事故教训,才可更好地做好事故预防与控制。其实,世界上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进行事故反思与纪念的意识和习俗。就中国而言,也是非常注重进行事故反思与纪念的,如于20089月建成的“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现已成为中国唐山市乃至全国最为重要的灾难主题纪念性人文景观之一;“五九事故”纪念馆的建成,以纪念196059日在大同矿务局发生的煤尘大爆炸事故;2015年举行的“天津爆炸头七之祭”活动,等等。此外,作者还清晰记得,2011年发生中国温州动车事故后,作者在浏览科学网博文时,无意间发现刘晓瑭博主撰写的博文《建议:我们也建一座高铁事故纪念园吧》(博文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3156-472465.html,还引起了诸多博友的评论与支持。由此可见,中国也历来重视纪念事故,特别是随着人们安全素质的不断提升,这种事故反思意识与纪念意识也在进一步增强。

在此,按事故发生时间或纪念日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例举6个世界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们纪念事故的例子。具体如下:

1)矿山事故纪念:196059日,中外采矿史上最悲惨的煤尘大爆炸在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大同矿务局发生了。事故死亡677人,连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的5人,共死亡682人。矿难发生时,正值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影响,这起世界采煤史上最悲惨的矿难事故当时并没有公之于众,而是被列为“绝密”保存在档案库中。在尘封了30年后的1998年,“五九”事故才首次向国内外公开,并于后期建成了“五九事故”纪念馆,以告诫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因纪念馆是国家级安全教育基地,规划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安全主题,把安全警示教育融入到景观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纪念馆的功能性与教育性意义。

2)航空事故纪念:1985812日,日航一架“超级巨无霸”客机在从东京飞往大阪的途中坠落,造成520人遇难,这在当时是世界上单机死亡人数最多的空难事故。至此,日本政府与民众(特别是航空业领域),每年812日都会在事故现场御巢鹰尾根山脊(群马县上野村)的“慰灵园”举行客机坠落事故周年纪念仪式。在2011年举行日本航空公司客机坠落事故26周年出席仪式上,日航董事长稻盛和夫表示:“这是我第二次出席,但依然心如刀绞。作为航空运输业者,将以安全第一为经营宗旨,不使事故再次发生。”

3)铁路事故纪念:德意志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在经历了1998年的高铁惨案后,德国政府和民众都支持建造一个纪念馆来“反思事故”,因此在埃舍德镇灾难现场修建了一座主题为“在天堂的路上”的高铁事故纪念园。在当年失事倒塌的桥梁处重新修建的高架桥的一旁的一扇水泥门的侧面刻着这样的文字:“199863日,1058分,ICE884伦琴号在这里发生严重的出轨事故,101人在此次事故中遇难,他们的家庭被彻底破坏,更有数以百计的人严重受伤,这些伤痕将伴随他们一生。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和短暂,还有我们的不足。那些舍己救人的救护人员、当地的市民们为我们作出榜样,他们完成了巨大的任务,也给予他人莫大的帮助和安慰。通过他们的行动,我们也在埃舍德看到了团结一心和人与人之间的真切情感。”;从水泥门另一头往下看,是101棵樱桃树,据介绍,101棵樱桃树代表着101个逝去的生命。这就是著名的“高铁事故与樱桃树的故事”——“栽樱桃树缅怀逝者,立纪念碑予以反思”,并将未受损车厢做成了宝贵的“安全教育教材”。

4)安全生产与健康纪念: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ILO)正式将428日定为“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并作为联合国官方纪念日。确立世界“工作安全和健康日”的想法起源于工人纪念日(Workers Memorial Day)。纪念日于1989年首次由美国和加拿大工人发起,以便在每年的428日纪念死亡和受伤的工人。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和全球工会联盟将它发展成一种全球性活动,并将其范围扩展到每一个工作场所。国际死亡和伤残工人纪念日已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获得承认。其中,其历年的主题多涉及安全文化,例如:“让安全和健康文化全球化”(2003年);“创建并持续推行安全文化”(2004年);“参与建设保障职业安全与健康的预防文化”(2015年)。

5)交通事故纪念:20051026日,联合国大会邀请会员国和国际社会确认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日为“世界道路事故遇难者受害纪念日”,以适当体恤道路交通碰撞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更重要的希望你我都能明白:在“安全出行,平安回家”背后,承载着怎样的希望与祈盼……,从而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6)地震灾难纪念:20085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2008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此外,还有诸多纪念事故的活动,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城建成纪念公园,以纪念1947416日发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城的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爆炸事故(导致大约600人丧生,3500多人受伤);美国新泽西州的“9·11”纪念碑;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TMI)核电站事故纪念日(328日);中国温州鹿城区制作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纪念章;以及网上构建的各类事故的“虚拟纪念馆”和每逢事故周年日人们自发举行的各类事故纪念活动,等等。其实,“安全教育日”和“安全生产月”也有与事故纪念活动类似的意义与功用。

显然,我们应重视并习惯于去纪念事故或铭记事故教训,纪念事故是为了缅怀故人,更重要的是警示生者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善于反思和吸取事故教训。让在纪念事故中反思和吸取事故教训成为我们的一种安全习惯和安全文化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53670-989028.html

上一篇:安全民俗文化集粹(3)—对于安全民俗神话传说,您了解吗?
下一篇: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从家庭安全文化抓起的社会学佐证
收藏 IP: 218.76.29.*| 热度|

3 武夷山 王继慧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