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多学科交叉,成果的影响力更大吗? 精选

已有 9961 次阅读 2016-9-21 08: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科交叉, 跨学科, 被引次数, 影响力, 倒U模型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在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影响力与学科交叉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优值”,即当学科交叉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并非最值)时,论文的影响力最大。

 

张琳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注:底图来源于参考文献中的论文(不同学科交叉度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以Nature, Science为例)


        近代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和重要问题的解决,常常依赖于多个学科的知识交流和相互渗透。不同学科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的生长点和科学前沿,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科学突破。百年来,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有41%的获奖者的研究领域属于交叉科学。


        由于交叉科学特有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和基金资助机构对交叉科学项目大力关注和支持。随着交叉科学在国内外的持续升温,一个现实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交叉科学的实际效果和影响究竟如何?学科交叉越多的论文,引文影响是否越大呢?


        受生态学中测度生物多样化的Leinster-Cobbold指标启发,我们提出了测度交叉科学“知识多样化”的全新指标“2DS”,并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证明了传统相关指标(例如信息熵、Simpson指标、Rao-Stirling多样化指标等)在测度交叉科学时的不适应性,以及新指标相对于传统指标的优越性。


        基于测量学科交叉度的新指标2DS,我们发现,论文的学科交叉度与引文影响之间的关系并非正相关或负相关,且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趣的是,在绝大多数学科中,引文影响与学科交叉度之间存在一个“最优值”,即当学科交叉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并非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其引文影响最大。上图以国际著名综合学科期刊Nature和Science发表于2007-2011年的论文数据为例,展示了论文在发表后三年内平均被引频次与学科交叉度的关系。在以往有关科学合作的研究中,也曾发现类似的规律:科学合作规模具有“最优值”。


        “最优交叉度”规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科或期刊,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特例。例如,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引文规律:学科交叉度越高,引文影响越小。而在数学领域的传统期刊,如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则呈现出与生物学相反的规律虽然领域的整体学科交叉度较低,但是,随着交叉度升高,引文影响普遍增大


        相比传统的单学科研究而言,交叉科学研究常被认为具有较大的创新性,政府和公众对其科研产出结果也往往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值。但与此同时,与传统的单学科研究相比,交叉科学的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也由此造成了评价的困难。我们的研究表明,交叉科学研究并不等同于高影响力研究,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不能简单的以引文频次等单一指标评价交叉科学研究的影响。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如何更科学合理的鉴定和评估交叉科学相关成果,是科技政策制定与科技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编者注论文于2016年5月发表于JASIST,迅速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多次引用。论文中提出的测量学科交叉度的新指标2DS,得到国际著名科学计量学家Loet Leydesdorff,Rafols Ismael等的多次引用和推荐,并已在Leydesdorff教授著名的期刊图谱分析软件(http://www.leydesdorff.net/portfolio)中正式应用该指标。

 

参考文献

Zhang, L., Rousseau, R., & Glänzel, W. (2016). Diversity of references as an indicator forinterdisciplinarity of journals:Taking similarity between subject fields intoaccount. Journal of the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7(5):1257-1265.

文字编辑:李江 / 浙江大学

图片编辑:李东 / 浙江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04114.html

上一篇:你喜欢引用谁?
下一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解释科学家的学术不端行为
收藏 IP: 183.157.162.*| 热度|

13 许培扬 王伟 陈南晖 黄永义 曾杰 李毅伟 孙颉 于志强 科学出版社 强涛 shenlu zjzhaokeqin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