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美洲出土永乐通宝

已有 12141 次阅读 2014-8-20 11:53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美洲, 明代, 郑和, 永乐通宝

目前知道美洲出土的永乐通宝,至少有三枚。

2011年11月,加拿大在育空谷(Yukon Valley),发现了一枚康熙通宝(1667-1671铸),黄铜制造,含铜60%,锌40%。评论说中国人可能1898年代寻金热以前就来加拿大。康熙铜钱在美洲原住民中很普遍,康熙通宝流通于墨西哥-马尼拉帆船贸易线的时代,有可能在美洲西部找到,这则报导已经不是新闻。

更大的新闻,却是附带的报导谈到1993年在育空地区的河狸溪(Beavercreek)曾发现一枚永乐通宝。如果是马尼拉-墨西哥航线贸易带来的,为什么带两三百年前,已经不流通的货币?如果是清朝的人带来的,为什么只有康熙与永乐的铜钱,没有中间两百多年的货币?与墨西哥贸易的铜钱,如何跑到加拿大极北的地区?

与永乐通宝一起出土的,还有猪骨头。育空地区在北纬60度,以前从来没有猪。中国是第一个驯养猪的国家,六畜之中,猪是特别重要的食物,尤其祭祀,是大三牲(牛、羊、猪)小三牲(鱼、鸡、猪)唯一相同的。中国南方今天还是以烧猪祭祀。郑和船队的船带鸡、猪、狗,是有据的。郑和虽出身穆斯林,对此并不忌讳。

http://www.yukon-news.com/life/25638/




2007年,美国西部俄勒冈州,有人发现了永乐通宝,应该是轰动的新闻,却没有任何报章宣传。发掘人只是在一个寻宝的网站上写了一篇报道。另外一位看到报道,也把他收藏的永乐通宝亮出来。


俄勒冈出土永乐通宝与真品比较

http://www.treasurenet.com/forums/today-s-finds/70600-holy-cow-my-oldest-coin-date-1408-1424-d-update-new-pics.html


发掘人说当地海岸曾经有大量的中国钱币,给当地的Wishram族土人利用做装饰,收藏了许多中国铜钱。 《坤舆万国全图》的地名、地理准确标示Anchorage,Juneau, 及Mount Ranier等地的地理並命名,这些地理是欧洲人19世纪才知道的。证明明代中国人到过阿拉斯加,华盛顿州,俄勒冈州,比西方早450年。

美洲土人这种风俗估计应该是从明代开始的。郑和家乡云南的苗族、彝族都有把财富作头饰的风俗。



俄勒冈出土的永乐通宝,在永字上方有洞,就是穿作头饰用。洞打在正上方,所以打洞的人认得汉字。

此外,Tlingit族人把中国铜钱作甲胄。甲胄和头饰的铜钱有清康熙以后,18-19世纪的。有关方面不愿意提供文物作鉴定,无法得知全部钱币年代。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via Bard Graduate Center.
http://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a-history-of-sequins-from-king-tut-to-the-king-of-pop-8035/#rRtJepxLslHHm527.99


美洲西北部出土明代铜钱只有永乐。为什么?宣德通宝在1433年才开铸。郑和1430年已离开,他们带的还是永乐通宝。以后大航海终止,到清朝才通商,因此没有宣德以后的明代钱币

这些新闻,西方都不予报道,或者轻描淡写。第一,对中国历史不熟悉,以为是寻金热的华人带来。第二,知道中国历史,更不会张扬。连中国人也不觉得惊讶,无人追究。只有有心人碰运气才看到。这是为什么明代人到达美洲一直没有证据公开。

除了永乐通宝,美洲西部还有其他旁证 - 五花马,和平族的笄禮,亚利桑那州的中国铜铃,以汉语命名的地名等,這裏不能详述。

永乐通宝在美洲出土,可以确定明代永乐、宣德年间到达美洲西北部。详细分析请看拙著《宣德金牌启示录-明代开拓美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20862.html

上一篇:青花民窑碗在美國第一殖民地出土
下一篇:科学与历史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23 赵建民 吴世凯 郑小康 杨国力 冯珞 白图格吉扎布 张忆文 姬扬 陈志阳 吕喆 关法春 田云川 孙学军 张晓良 史晓雷 霍艾伦 陈辉 苗忠义 葛及 zhngshai rfm2007 tuner omin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