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讲一个故事。在美国古文字岩画学会上,一位新来的客人说,“我在芬兰学了欧洲古文字,越古越会解”。会中,他打断每个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忍不住问他,“你可否告诉我们,你在哪里学,如何学到解释欧洲古文字?有誰可以证明你的阐释是对的?是否下次给我们开个报告会,详细介绍一下?” 这位客人再没有出现。
互联网信息爆炸,真假、是非纷杂。过去15年来从科学走进历史的路,总结一些经验,采用刑侦方法,数据逻辑,梳理事实,判断是非。治史的经验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免受困惑,与大家分享。
1. 历史文献记载不是完全事实。虽然中国有太史简,董狐笔之誉的史官,他们也是人,也是靠感官获取信息的。没有一个人能亲自跑到战场上去了解所有实际情况。报信的人有没有私心报假?肯定有。交战双方,各有说法,如何判断是非?没有是非判断之前,先有事实。要严格区分事实与意见。什么事情发生了,没有发生,都可以查清楚。不同的立场对事情的看法有不同意见,先排除意见,搞清事实,才会得到有用的结论。
2. 人的感官有限,不完全可靠。人有两只耳朵,一双眼睛,对声波,光波色谱的辨认是有局限的,接收信息的速度也是有限的。由于人的感官不同,接收信息有异,必须分析来自多方面的信息,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看一方之书。说起来容易,很少人能做得到。作为历史研究者,必须置身事外,分析事实,然后判断结论。
3. 要随时准备接收新信息。互联网信息时代,可以获得以前没有的信息,与以往的分析结论可能有严重冲突。不能固守以往的观念,要采取包容开放的心去看待新信息。马上拒绝,就拒绝了可能的真相。接收,不等于接受。新信息不一定全是真实的,还得分析判断。
4. 判断真假是最重要。有真假才有是非,有对错。
5. 如何判断真假?
a. 最接近真相的是一手证据、目击证人。二、三手资料,听来的,抄来的,都会走样,离开事件实时现场越远,偏差越大,越不可信。几百年以后,翻抄多次的历史,尤其是翻译不同语言文字的档案,不能尽信。
b. 无论中外,信息限于立场,时代,环境,信仰,利益,目击的人也会说谎。第一手信息还不算百分之百客观,只是以文献为据的历史研究是有缺陷,有问题的。
c. 考古是一个补充,不过,有时考古也不完全可靠。退休的大英图书馆地图部主任Peter Barber 写了一本书 Magnificent Maps: Power, Propaganda and Art, 说得很清楚, 文艺复兴时代的地图是伪信息工厂,许多地图是抄的,来历不明,伪造的。有些地理,地名都不是实地测绘,靠装潢骗人。2020年,被揭发牛津大学埃及莎草古籍收藏库的主任监守自盗,造假莎草纸本圣经,轰动国际,对历史、宗教研究引起巨大震撼(http://t.cn/A651u3Ax)。可惜新闻被疫情盖过,也有人故意忽略,知道的人不多。
6. 什么可以信?没有个人利益,中性的事物,不讲话的事物,有数据可考,能比较现代数据,比较稳定不变的现象,例如地球物理,海洋物理,生物能力极限,遗传基因,化学反应,风化现象等。传承了千百年的族群共有的语言、婚丧葬习俗,旗帜,没有利益影响下的社会现象。
7. 什么不能信?
a. 违反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科学定律的文献,绝对不可信。
b. 只套文献,用“本本知识、意见“为结论,不重视方法、数据分析的,不信。
c. 先入为主,用固定程式思想,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不信。
d. 随波逐流,不经大脑,人云亦云的,不信。
e. 以偏盖全,局部代替全部的,不信。
f. 自我矛盾,前言不对后语的,不信。
g. 主观代替客观,蛮不讲理的, 不信。
h. 习惯说谎,正面或反面夸夸其词的人,不信。
i. 摆专家权威姿态,吓唬人,打压人,不是以理服人的,不信。
对互联网的信息,也可以用同样的分析。
智者疑而不惑,听到看到的,先经过大脑分析过滤,不会迷失,不会被骗。
愚者不疑而惑,听到看到就当真,不想问题,遇到矛盾信息,无所适从。
李兆良 2021.2.6 (首发微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