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论西方航海图 Portolan Chart 并答网友问

已有 6376 次阅读 2019-3-9 23:32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西方航海图并答网友问

李兆良

2019.3.9


网友陈奂生提起欧洲的航海图(Portolan)一些问题,我在他的博客回答了,把回复综合重写增订如下:

欧洲航海图是什么?Portolan(中译航海图)是很奇怪的地图。它的出现时间比较短,是1300年前后开始, 1500年以后就很少见了。1569年墨卡托的经纬度地图出现以后,航海图还存在一阵子。

这些航海图有几个中心, 称为Rose,从中心往外放射若干直线有些连接一些海港城市,有些跨过海域陆地,连接距离很远的两点。一般认为是航海图导航用的,故名。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图书馆是世界古地图典藏最丰富之一,网站有更多Portolan Chart的材料。《坤舆万国全图》就是这图书馆买下的。

http://gallery.lib.umn.edu/exhibits/show/portolan-charts/introduction-to-portolan-chart

下面是典型的航海图。

 image.png

1489 Canepa Chart,” Gallery, accessed March 9, 2019, http://gallery.lib.umn.edu/exhibits/show/portolan-charts/item/1543 


利玛窦身份与地图作者的困扰。1489年的航海图,意大利清楚是靴子形,1602年的利玛窦怎么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形状,把意大利绘成树桩样,还用1000年前罗马时代欧洲的地名,而对中国地理这么熟悉?《坤舆万国全图》最准确的是中国,日本,朝鲜等亚洲地区;其次是美洲与非洲;最简单、错误、过时的反而是欧洲。利玛窦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他在罗马学习,到过梵蒂冈,居然不标示梵蒂冈。为什么?

欠解的航海图。没有机动的帆船在大洋上航行,经常要按海流与风向调整,迂回前进,不会走直线,也不能量度跨陆地海洋远距离直线。 “玫瑰中心定在没有人的地方和大洋中央,为什么跳过陆地连接很远的点,也是费解的。这些方位如何制定?有什么意义?中心置于无人地带,海洋中央,更无法解释,多看几张就知道。航海图的问题是在探测时如何制定这条直线Rhumb Line。这些直线是事后诸葛亮。航海图这些直线只能是后来加上去,作临摹绘图参考,是在西方还不知道经纬度的时候用来摹抄其他地图用的方法。

英国图书馆地图部的主任Tony Campbell一辈子研究Portolan地图,没法回答这些问题。这些线是临摹用,不是实际导航工具。临摹的母本哪里来,从来没有解释,因为是利益所在的秘密。注意,绘图者很少是航海家,有些从来没有出国门。

元代到欧洲,把指南针传去是西方人讲的。他们说四大发明也是同时期的事。唐代中国商人与西亚贸易,在印尼沉没的黑石号载有西亚图案的瓷器,是早期的外销瓷。有指南针才能远航到西亚,中国发明指南针应该比唐代更早。

西方的航海图出现年代晚于宋,可以肯定。元朝指南针传到欧洲才有Portolan地图,以前的欧洲地图是没有经纬度,也没有比例尺的,英国Hereford地图(1300年)是最好的例子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reford_Mappa_Mundi  

Hereford地图没有经纬度,没有比例尺,还加了很多神话人物动物,以东方在上,尊崇耶路撒冷圣地,称为欧洲第一份世界地图怎么说?

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前后矛盾。有人说托勒密世界地图也有经纬度,那是后人加上去的。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西方地图学,但是中间空白的历史上很难自圆的。托勒密据说有5000个地名的经纬度,问题是欧洲在希腊时期度量衡不统一,如何制定经纬度坐标?当时只有小郡国。十九世纪欧洲才有国际单位。现在美国还是用老英国制,托勒密世界地图的来源、出现与形制很值得怀疑,无法解释中世纪1300年的Hereford地图会比1000年以前2世纪的托勒密如此退步。中间的发展完全空白,无迹可循。中国的地图史从汉代开始是传承有序的,只是明末的地图学被剽窃了,现在《坤舆万国全图》把真相展露出来。西方地图学的学术造假,在地理大发现之后特别猖狂,是历史上最大的学术不端。现在知道真相,不指出其错误,继续放在教本里,是不合理的。

现在一个个讲古地图的网站都不讨论《坤舆万国全图》。在脸书上,除了我,西方没有人讨论《坤舆万国全图》,我的文章登载脸书后一星期内已经被转发60次,再转发的就不知道了。脸书是美国以至全世界最流行的公众媒体。我2012年出版《坤舆万国全图解密-明代测绘世界》(台北联经出版社),澳洲国立大学图书馆是第一个上架的,如今7年了。假如我揭露西方伪地图史有错误,早就被批得体无完肤了。可为什么没有公开署名反对的声音,只是暗地里用匿名审核阻止我发表?为什么位在欧洲地图学圣地荷兰的西方地图史网站于20151月关闭,删掉所有有关文章?这已经表露问题所在了。Too big to fail, 利益太大,不能失败,是继续宣传地图学发源西方的原因。

请看下面几篇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157106.html明代中国的舆图科学吗?国人的自尊在受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151923.html明代中国公元 1430 年前测绘美洲 ——— «坤舆万国全图» 的揭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28282.html 墨卡托北极圈地图的秘密 - 谁是地图学、地理学之父?你会觉得是《坤舆万国全图》来自墨卡托的地图,还是墨卡托抄《坤舆万国全图》?墨卡托的进步是哪里来的?

 

 image.png

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中、日本、朝鲜http://alteagallery.com/jpegs/6858-2.jpg


重视可测量比较的数据。我是用西方自己发表的文献数据证明明代大航海的,参考西方最权威的著作。2017年地图学会议的文章量化比较中国与西方地图,请认真读。没有测量数据的空口白活,没有讨论价值。我发表的量化证据已经9年了,没有相反的证据。以后有没有,我不知道。目前的结论是:欧洲人自己承认无法测绘《坤舆万国全图》,由此而来的相关结论,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利玛窦带来西方地图学等等,也就不攻自溃,不能成立了。17世纪后,西方地图学发展比中国快,因为建立在中国地图学基础上,是肯定的。明末清初,特别是传教士来华后,中国的地图学知识一直外流,中国在明清之间反而知识断层,落后了。我会继续探讨复原该段历史。

中国是否测绘世界,只要看几个重点:北极圈,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的北部,北美洲西部,都是《坤舆万国全图》最准确,不可能抄自错误的西方地图而碰巧拨正,这已经包含世界主要的地理了。欧洲是最不准确的,如果是欧洲人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为什么自己老家反而错误?这种基本逻辑的错误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地图学的破绽。那些拿1602年以后的地图来比较是前后本末倒置,西方自己地图的比较当然会有进步。比较《坤舆万国全图》与以前的欧洲绘地图才有真相。即使1800年中叶的欧洲绘地图,北美洲西部还是错的,因为欧洲人在1800年以后才到达,这是他们文献反复讲的,没有到达,当然不会测量正确的地图,道听途说绘制的地图错误百出,要严格对照西方探险历史,对照现代地图测量结果。1602年的《坤舆万国全图》是正确的,比前后200年的欧洲绘地图都正确。实际上是公元1430年前测绘的,所以比西方地图学超前400年。地图是测量的产物,不能没有测量而产生正确的地图。谁是原版,谁是抄袭,一目了然。能测量,必须是到达目的地。这是中国人环球航行测量的铁证。以前没有高精中西地图对照,无法看到西方论说的破绽,一直重复西方的话语,现在有目共睹了。

科学讨论绝对不能把宗教信仰、种族意识扯进去,必须实事求是,没有面子纠缠。

没有信息,犯错误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羞愧。

有了信息,还犯错误,是理解有问题,要补课,要慎思明辨。

明知错误,还捂着,阻挠更正,那是心术不正。【注】


李兆良

2019.3.9


【注】:我在2017年国际地图学会议论文先被邀请纳入会议精选论文集成书,后来被一位匿名评审人以莫须有原因拒稿。这是属于第三类,明知错误,恶意掩盖的。不过,我的论文还是宣读了,永久在国际地图学会的网站上供会员阅读,摘要在哈佛物理数据库收编了。在国内期刊上也有两起拒稿事件,我觉得是受蒙蔽,属于第二类。这类被蒙蔽,不敢据理力争,不敢挑战权威的,在科学界也不是少数。也不乏不会分析数据,不能推理,甚至不承认推理,不知道如何验证事实的,中国科学教育在这方面需要大力强化。 —— 李兆良 2019.3.10


智愚忠佞贤奸之辨,尽在如何阐释坤舆万国全图。—— 李兆良 再记  2019.3.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166662.html

上一篇:欣闻书法复兴
下一篇:强国富民的科技政策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8 徐磊 郑永军 吕喆 雷蕴奇 武夷山 蔡小宁 汤茂林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