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犯错 知错 认错 改错 - 科学人的责任

已有 8089 次阅读 2017-5-25 21:55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致误信“西学东渐”友人


犯错何须嫌,

知错最为先,

认错不丢脸,

改错可触天。

不改反科学,

掩盖遭天谴。

                                 — 李兆良 2017.5.25


(上述诗句,借苏德辰老师意延伸两句。2017.5.28


当年明代大航海,无远弗届,经验与需要使他们发展了测量学,用球形投影测绘第一张比较准确的世界地图——《坤輿万国全图》的前身母本。中国的世界地理信息被西方获得,引起后来殖民美洲,整个国际力量平衡发生了对角差的剧变。

西方获得的信息并不完整,绘制的地图远远不及《坤輿万国全图》准确详细,还包含极其荒谬的错误,海洋命名东西南北混乱,美洲地理未卜先知,加利福尼亚绘在北极圈,等等。这些破绽,一直用各种方法掩饰解释,但无法解释的现象越来越多,以至欧洲人也不能不承认,按照他们的航海史,无法测绘《坤輿万国全图》,因而称之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不可能”是对欧洲人而言,对明代大航海是完全可能的。《坤輿万国全图》就是明代中国人到达美洲,测绘美洲的文字与实物证据。《坤輿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母本完成于郑和时代,不是摹抄翻译自欧洲地图。

《测绘科学》20175月发表了我的论文《坤輿万国全图与利玛窦扎记中外译本考疑》,当事人利玛窦自己的《中国杂记》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利玛窦的确带来一份西方绘制的世界地图(Ortelius 1570年),但是《坤輿万国全图》不是以这份欧洲地图为蓝本,利玛窦自己基本没有参与《坤輿万国全图》的绘制。地图是明代中国人自己的作品,利玛窦《中国扎记》用“北极出地”记述纬度,是中国自汉晋以来传统的测量术语,不是欧洲用语。利玛窦明确记述南京(不是北京!)藏有三个地图版本,利玛窦一个版本都没有。1593年,利玛窦到南京前,南京白下明代六部办公处刻印的地图《乾坤万国全图古今人物事迹》(不同坤輿万国全图)就有中国人认知的新大陆地名,而且揭示南京已有六幅的世界地图,即后来《坤輿万国全图》的式样。

《坤輿万国全图》是郑和时代,约1430年的巨作。利玛窦提供了有限的一些西方地名,使人误会地图来自西方。碍于明朝的君臣政治,此事不能正式写入正史,但是利玛窦的第一身记述充分揭露了真相。

首次东西文化交流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造成翻译误会,加上复杂的明朝宫廷政治,西方激烈的经济竞争,攘成重大历史错误。可幸,互联网提供了原版西方古籍地图,使真相大白。是西方获得了中国的世界地理,不是中国得自西方。是明代首先认识西半球(所谓新大陆),测绘西半球地理。经纬度,球形投影的地图学起码是明代中国独立创新,不是西学东渐。

过去没有资讯,大家误会犯错,是无可厚非的。

今天认知真相,必须坚决纠正过去的错误,才是科学人的本份和责任。为了某些利益,继续因循,积极或消极散布误史,不止是愚弄人民,反人民,而且是反科学的。

这不是左与右,中与洋的争论,是真与假的争论。

在真与假面前,没有中立的选择。宣传什么,贬抑什么,代表一种立场,影响中国以后千秋万代。在中国经济重新崛起,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共赢的当前,更正世界史尤其具有更广泛深层的意义,希望中国教育界、文化界、媒体作出明智的抉择。

李兆良

2017.5.25


有关博文:

坤輿万国全图与利玛窦扎记中外译本考疑【全文】 2017-05-24

利玛窦究竟怎么说? 2017-05-23

《坤舆万国全图》与《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外译本考疑 2017-05-22

明代中国与世界的微信讨论记录 2017-05-19

李兆良:我从没想过会推翻六百年的世界史(科学网新闻) 2017-05-18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优秀畅销书-坤輿万国全图解密上榜 2017-05-12

《坤輿万国全图》与利玛窦扎记中外译本考疑【全文下载】

测绘2017-05利玛窦扎记-全.pdf


补记:

今年七月,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地图学会会议,我将发布西方地图与坤輿万国全图的比较,揭示西方的美洲地理来自中国的证据。论文已通过同行评议,被国际地图学会认可,中文版亦将在《测绘科学》发布。

研究有争议历史课题最重原文献,以防后人篡改,伪造,正如考古不会使用仿品作证据。我的论文均提供原文献的影印本。有人用20世纪文献代替17世纪文献,不是规范可靠的做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57108.html

上一篇:坤輿万国全图与利玛窦扎记中外译本考疑【全文】
下一篇:媒体报导《坤輿万国全图解密-明代中国与世界》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37 吕喆 韩枫 李颖业 姬扬 马德义 黄安年 杨正瓴 檀成龙 贺江舟 侯沉 邵鹏 吴中祥 田云川 周少祥 武夷山 晏成和 李东风 侯成亚 汤茂林 岳东晓 刘波 刘钢 蔡小宁 张操 梅卫平 姚小鸥 苏德辰 dialectic xiyouxiyou pppoe201 LongLeeLu xlsd yangb919 willchan haipengzhang yunmu mrwangrongm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