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xih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ihb

博文

假如中国工程院设立科学传播学部 精选

已有 7324 次阅读 2016-3-22 14:50 |个人分类:科学文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传播, 院士, 中国工程院, 学部, 科普巨匠

□要建立科学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渠道,激励一部分科学家主动参与到科学传播事业中来,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一同助力中国成功转型。

基于本文思想缩写的小文昨日已在《人民日报》作为“科技杂谈”发表,承蒙赵永新编辑取名“多些《十万个为什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3/21/nw.D110000renmrb_20160321_2-20.htm

 

对于科学传播,我以前只是从绿豆汤谣言、PX项目事件感受到国人需要普及科学知识。前年写过一篇为转基因技术辩白的小文章,招至网上几十万人次的围骂。这一经历让我长了个教训:在中国说出多数人不愿相信的科学真相是要冒风险的。不过那时我倒并没觉得有多严重,有些事如果一时推广不开,不妨慢慢等待大家能够理解。直到去年一次会上,听到一些官员关于雾霾的高论,我感到问题是严重的。其中一位说,你别老讲雾霾危害,其实大数据表明,现在人均寿命比二十年前显著延长,现在雾霾重了,以前没有雾霾,结果怎样?我们活得更长了!我竟然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但终于明白有些官员心里根本没有把雾霾当回事,因为他们自有"更高明"的依据。

我想,老百姓有些事一时没搞明白,也就是花一些冤枉钱上一些“大师”、“大神”的当。可是,为官者没搞懂基本的科学道理那会让谁花冤枉钱、走冤枉路、遭冤枉罪?譬如, 一些官员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冷漠,这有利益驱动的因素,但更有缺乏科学认知的因素。无论对于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普及科学知识十分重要

比普及知识更高层次的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的传播。这两种东西在中国文化中先天不足从政府的科学决策到民众的理性判断,科学滋养必不可少

科学传播的更高境界则是吸引一大批粉丝投身科技创新、选择科技事业。这正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依靠创新驱动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所在。

为此,首先要利用学校教育传播科学,特别是不应放弃从高中到大学文科学生的科学普及课程。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有面向全民的科学传播体系。虽然政府加大了科普投入,科协等部门也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加大科普力度,但成效难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水平的科学传播人才队伍。一方面,媒体从业人员缺少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科学家队伍普遍看轻科学传播工作,大多数人也写不出优秀的科普作品。

其实科学传播是可以做到极高水准的。历史上一些卓越的科普著作甚至启迪了一代科学家的努力方向,深刻改变了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全世界几乎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是一部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改变了一切。美国人蕾切尔·卡森本是一位文科生,有文学硕士学位,又进入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读研究生,后来在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署供职,成为知名科普作家。正是这样一个文理兼备的人,她研读了数千篇研究报告和文章,才写出《寂静的春天》,让全书既有科学的论证,更有散文的笔调,读来趣味盎然

除了卡森,历史上还有若干天才科普作家,像写出《趣味物理学》的别莱利曼,写出《元素的故事》的尼查叶夫。同时,也不乏科学大家写出传世科普著作,像爱因斯坦(与英费尔德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现代地球化学奠基人费尔斯曼的《趣味地球化学》、霍金的《时间简史》等等。世界十大科普著作中,俄罗斯独占三席(出自费尔斯曼、别莱利曼、尼查叶夫),这与前苏联在思想并不充分自由的年代仍然取得辉煌科学成就不无关联。

科学传播对于中国,不仅是科学和文化,甚至还是一种政治。如果中国早有一部家喻户晓的《没有生命的长江》,可能就不会一度形成长江沿线的大开发态势了如果中国早有一部众所周知的《PM2.5的故事》,也不会等到雾霾围城才回头搞去产能、调结构了问题是,我们除了组织科学家编写《十万个为什么?》,何时能产生科学传播巨匠,用科学之光启迪智慧、普照民众?

杰出科学家和科普作家的产生既有个人天分的因素,也有科技发展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是,坐等天才降临和科学发达的一天只能是本末倒置。为此,中国应根据自身国情,探索出一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和激励的道路。

第一,应建设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和就业体系。要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设置理科专业,加上文理双学士、理工科毕业生攻读新闻传播和其他文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等途径,培养起一支专业化的科学传播人才队伍。但是,如果没有就业途径,就不会有年轻人愿意选择学习科学传播。一要对各类媒体设置科学传播从业资质门槛,逐步要求必须有理工背景或者跨学科背景的新闻工作者从事科学传播;二要鼓励科学传播题材的创新创业活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三要在国立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置科学传播岗位。通过这些渠道解决科学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口。

第二、应激发科学家们参与科学传播的兴趣和责任感。科学技术专业人才普遍看轻科学传播,不把科学传播当成有水平有内涵的工作。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促使科学工作者主动参与科学传播工作。政府的科技投入来源于税收,承担纵向科研项目的科技工作者有义务向公众说明所从事的研究以及相关科学知识。建议在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中设置科学传播子课题,把传播科学作为申请和验收这些项目的必备内容。另一方面,科学传播是一项意义深远、规模浩大、难度很高的工程,是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一种功能性延伸。对于在科学传播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譬如,通过个人的创造性工作,显著提升了国民科学素养,改变了公众成见使重要科技新产品得到接受和推广,支撑了国家重大决策,启迪了一代青少年甚至科学界在科学技术上的努力方向,我认为应该有资格获得院士级的终身学术荣誉。如果中国工程院设立科学传播学部,或者与工程管理学部合并设立工程管理与科学传播学部,那么,科学传播将成为许多科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把中国的科学传播工作做好,一方面要培养专业人才队伍,解决好就业出路,另一方面也要把科学家们调动起来,让他们既有义务、有兴趣,也有成就感、获得感。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体系将会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一同助力中国成功转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964158.html

上一篇:破解技术成果转化的“达尔文死海”问题
下一篇:国家科技计划应严防预期指标造假
收藏 IP: 223.96.236.*| 热度|

37 姬扬 谢平 史晓雷 郑小康 李颖业 李万春 罗民 陈南晖 武夷山 任晓龙 蔡小宁 代恒伟 庞晓明 黄永义 孔梅 陈楷翰 陈冬生 吕秀齐 蔡庆华 傅诚杰 许培扬 苏德辰 董金龙 王江新 张伟 徐令予 林建荣 吴世凯 张晓良 邵鹏 蔡雁 朱晓刚 decipherer biofans qzw ffwb07 grdeg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