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召开在即,基于多年思考和近期调查研究,拟向全国政协提出以下提案,正式提交时将作删减和文字修改,诚恳征集网友意见建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强自立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现有的基础研究支持渠道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着“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向导,交叉融通”的原则,支持了大批针对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背后科学问题的系统深入的研究,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基础研究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其专家主导、公平公正的评审方式在科技界建立了很高的公信度。
但是,也因其公信度和目前的唯一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仅成为科研人员的一种荣誉,成为大多数省属以上高校和国立科研院所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甚至成为许多博士后竞聘理想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并由此带来了以下问题:
1、面上项目支持强度过低。面上项目是基金项目中支持自由探索的主体类型。因为职称评定、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等压力,基金申报成为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每年春节后的重头戏,其中申报量最大的就是面上项目。为了扩大支持面,采取了降低额度的做法,其支持强度远不足以维持自由探索的需要。一个教授带6、7名研究生,获得了面上项目,还需要多头找项目,不停地写申请、年度报告、结题报告,才能维持实验室的运转。
2、年轻学者不敢提出真正具有创新性、探索性的选题。对于入职不久的年轻科研人员,达到入职协议要求的基金目标和未来升职的需要,必须尽快获得国家基金项目。因此,稳妥是第一位的。归国年轻学者往往是延续在国外读博士或者做博士后期间的选题和研究材料,而他们成长起来后带出的博士、博士后,也就是在国内培养的新一批年轻学者,又延续类似的选题和材料。这种局面制约了大批年轻学者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创造力的发挥,如不加以改变,很可能导致我国在基础研究上难以突破总体跟跑的状态。
3、唯基金评价标准导致高校普遍轻视企业和地方支持的科研项目,甚至轻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中以参加者身份获得的任务。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基于全国性专家库,乃至海外华人专家库,由多名专家匿名评审的结果,获得这样的竞争性项目被认为是对学术能力的一种肯定,这本身有其合理性。但是,基金项目被作为刚性指标过度使用,导致获得科研项目的意义被异化。在年轻学者升职条件中,主持一项支持额度不到60万元直接经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20余万元的青年基金项目,其分量是以参加者身份获得的150万元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子任务所不能替代的!在这种无差别、近乎非理性的评价标准下,年轻科研人员普遍不热心企业和地方支持的项目,对于科技拉动经济、服务地方发展十分不利。
实际上,在欧美日各国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对于获得国家机构支持的竞争性项目,要求是大相径庭的。在欧盟国家和英国,获得和晋升教职,并不要求必须申请到欧盟框架计划、欧洲研究理事会,或者英国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德国科学研究基金会、法国国家研究署等机构支持的项目,只是关注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以及经费总体情况。相反,这些国家越来越重视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合作。在德国,来自私立基金会和企业的经费甚至占到科研投入的三分之二。在日本,由于约9成的科研经费是稳定支持的事业运行费,所以科研人员升迁也不与获得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会等国家机构的竞争性经费挂钩。
过度、刚性使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价科研人员的做法源自于跟风美国却忽视国情差异。在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普遍把获得国家机构竞争性经费作为科研和教职升迁的必要条件,但是美国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有国立卫生研究院、能源部、农业部等以自由申请的方式各自独立支持自然科学研究,从这些机构获得的项目都被大学和科研机构认可,其经费支持强度大、总体支持率高,能够满足获得独立研究岗位的中青年科学家的普遍需求。从我国的科技计划设置、管理方式和自然科学基金总体投入来看,盲目跟风美国并不符合我国科技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建议:
1、破除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必要条件的晋升评价体系。建议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制止在技术职称晋升评价中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刚性指标。
2、拓宽渠道,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力度。建议财政大幅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总量;同时,拓宽科学基金支持渠道,允许科技部以外的其他部委拿出一部分科技经费在相关领域设置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在申报、评审环节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运作。
3、调整配置,增加基金项目层级。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加“培育基金”类型,资助率控制在30%左右,达到扩面目的,但由基金委支持的额度比目前面上项目降低一半,要求单位或企业等额匹配,以充分拉动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与此同时,收窄面上基金资助率,控制在10%左右(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相当),增加支持强度,达到目前强度的2倍及以上。重点基金等项目类型支持强度也相应提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