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Virginia Postrel的未来学思想 精选

已有 4002 次阅读 2015-9-10 06:57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Virginia Postrel的未来学思想

武夷山

 

Virginia Postrel女士是美国著名作家和专栏写手,她担纲的专栏多次获奖。她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英语文学专业,但修习过大量经济学课程。她不仅是个学者,也是生活中的英雄----2006年,她给自己的好朋友、一位女学者捐了一个肾。

她发表过3部著作。2003年发表The Substance of Style(风格的本质),2013年发表了The Power of Glamour: Longing and the Art of Visual Persuasion(魅之力:视觉劝诱之渴望与艺术)。

她的第一部著作是1998年发表The Future and Its Enemies(未来及其敌人),其中有不少精彩的未来学思想。

在此书中,她旗帜分明地反对静态论,倡导动态论(Dynamism)。

她认为,动态论将过去和未来看作是紧密相连的,进步是渐进式的,知识与经验是积累起来的。动态论者认为,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我们面临的选择都是被已经做出的决策和已经采取的行动所限定了的,而且,很多决策与行动是在我们还没出生时就发生了。动态论者试图对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观念进行改进改良,更准确地弄清那些观念之适用范围的边界。在他们看来,所谓文化潮流,就是由实验、反馈、学习所构成的一种分散式、无确定方向的过程之一部分。

在动态论者看来,进步是一个过程,是无穷的序列,而不是产物。他们认为,所谓机会,就是有待解决、处理或考察的问题。创新就是对创意进行新的组合,对之进行检验,发现其缺陷,尝试更好的创意组合。因此,技术进步就是涉及实验、竞争、犯错和反馈的一系列阶段。

试错过程意味着:不能向任何人赋予(绝对的)决策权;谁都不是无所不知的;承认人是有差异的;应允许不同的路径探索。该过程认识到人类的条件状况,包括人类心智的局限性和潜力。

所谓内隐知识是通过关系与习惯表达出来的,而关系与习惯是通过经济联系与社会联系进行传递的。内隐知识是一种特殊的本地知识,它嵌入我们每天遭遇的事物、习俗、服务与规程。外显知识之稀缺,使得将本地知识(包括内隐知识)转化为易于共享的信息或产品之过程价值连城。本地知识就是动态性的,不断根据新观念、新信息、新事件进行调整。本地知识的表现形态,就是不完整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知识之分离片段,它们被分离的个体所掌握拥有。价格是局部状况发生改变的重要信号。

Postrel女士说,动态系统(无论是单个组织还是整个文明)需要有与知识、学习、意外事件相容的规则。动态论者所寻求的规则能够让人们构建新的纽带关系,发明新的制度,找到更好的做事方式。简而言之,动态论的规则有5个特征:

(1) 允许个人(包括个人构成的群体)按照自己的知识行事;

(2) 适用于简单的共性单元,允许这些单元进行各种组合;

(3) 允许人们做出可信的、可理解的、持久的、可实施的承诺;

(4) 保护批评意见、竞争和反馈;

(5) 建立这样一种框架,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较具体的规则建立起相互竞争的嵌套子框架。

   Postrel女士解释说,合同是将个人视为自由、平等的共性单元。只有这样看待个人,上位的规则方能使人们充分利用其创意。合同允许人们互相赋以互惠的责任与承诺,建立起对于对方未来行为的合理预期。当人们不能做出有约束力的、可实施的承诺时,动态进步就严重受损。

   当陌生人相互之间开展商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时,运行良好的法律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契约法的目的不是唆使人们打官司,而是化解与避免冲突。由于契约理念鼓励人们进行专业化分工,允许延展秩序之生成,契约理念就有推动动态进步之效。

    

参考资料:http://www.quebecoislibre.org/younkins15.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19776.html

上一篇:愿意与知青座谈----日记摘抄(329)
下一篇:见到了浩瀚的洪泽湖----日记摘抄(330)
收藏 IP: 106.120.16.*| 热度|

14 钟炳 许培扬 杨正瓴 李杰 刘玉仙 陈小润 鲍海飞 魏瑞斌 韩枫 赵美娣 赵凤光 姚伟 李泳 李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