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新西兰大学基于绩效的科研经费分配 精选

已有 21829 次阅读 2014-12-31 06:44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西兰大学基于绩效的科研经费分配

武夷山

 

科学网上有很多科研人员发出的对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不满的批评,但极少听到管理者的声音。201472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记者对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负责科研事务的副校长帮办、新生儿学教授Jene Harding女士的采访。现简要介绍一点采访内容。

 

问:科研人员对PBRFperformance-based research funding,基于绩效的科研经费分配)怎么看?

答:多数人将PBRF看成摆脱不掉的烦心事。不过,定期提供一些对科研绩效的外部确认也是好事。对于新西兰,这个“定期”是6年一次。

问:你做哪些事?

答:我负责PBRF的全过程。在规定日期之前,要提交本校约2000名科研人员的portfolio(综合评估资料),涉及的工作量极大。在最忙的两三个星期里,我用一半的时间做PBRF

问:对学校而言,这件事的花费也不少。

答:但是此事很重要,因为在评估之后的6年中,PBRF带来的收入占我校总预算的8%,而PBRF评审过程的成本不到PBRF带来的收入的3%。

问:评分会给个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答:通过同行评议,每个人将被评为ABCD四档中的一档,D是最差的,指“科研不活跃”。无论个人得什么分,对单位的profile(现状描述)影响不大,因为这个人得B,但那个人得A,对于单位就扯平了。但是,对于个人的影响很大,自以为可以得A的,只得了B,就很沮丧。

问:有没有哪类科研人员在评估中会吃亏?

答:评估与个人经历有关,年轻人很难得到A。我们对学术生涯的新人另外设了一个类别。对于他们,得C的阈限是很低的(博主:即很容易就能进入C档,不至于不及格――进入D档)。在我校,搞了PBRF后,我们对资历较浅的年轻人的支持力度比以前更强了。

问:是否某些学科会受到歧视?

答:没有。不要误解,把“世界水平的研究”等同于“国际性的研究”,具有新西兰特色的研究主题,也能做出世界水平啊。

有的研究人员为企业做项目,最后产生一个报告,而报告是统计不到科研成果里面去的。不过这只是一个小问题。

当然,科研人员面临着出活的压力。花15年时间写一本书,以后是不太可能了。不过,这种人(博主:指效率这么低的人)在任何注重科研质量的环境下都干不好,不管搞不搞PBRF

问:新西兰大学所获经费的10%来自PBRF,英国的对应百分比是25%,挪威是2%。你觉得我们的比例合适吗?

答:2013年,通过PBRF,新西兰共分配了2.625亿新西兰元(合2.242亿美元),这笔钱足以提供明显的激励,但不足以支持高水平的研究。

无论从哪方面看,新西兰大学获得的资助都是很弱的。比如我们想从国际上吸引人才,人家觉得我们的工资还可以,但是科研经费太少,人家可能就不愿意来了。通过PBRF获得更多经费有助于支持更多的研究,但不足以弥补整个高教部门巨大的经费缺口。

问:新西兰的做法与其他国家(如英国)基于同行评议的类似评价模型相比怎么样?

答:我们与英国的做法不同,以对个人的评价为基础,而英国是以对群组(实验室、系,等等)的评价为基础。有人说,我们这样评,会导致一些自私行为。为防止这类问题,我们除了考察科研产出外,还要考察“对科研环境的贡献”,例如,是否参加同行评议活动,是否领导着一个合作团队,是否带研究生,是否为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提供辅导,等等。

我觉得新西兰的做法比英国好。英国先要搜集个人资料,再“装配”成群组来提交,工作量更大。但是,这个加大了的工作量并不能带来明显的效益。听说,英国有的大学专门雇佣全职工作人员,一天到晚整理评估资料。

问:与丹麦、澳大利亚的基于指标的评估相比,新西兰的做法怎么样?

答:基于指标的方法要便宜得多,且能得出一致的结果,如果我们搞评估就是为了分配经费的话。由于评价指标肯定是在机构层次上收集的,而我们是对每个科研人员做出评级的,故新西兰的做法对个人有更强的激励作用。

基于指标的评估的坏处是,有些人会以指标本身作为目标,而不是以科研质量作为目标。


相关阅读

武夷山,国外学者讨论科研测度的结果影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3191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55184.html

上一篇:世界各国老年人福利状况排名
下一篇:“领跑者5000”论文平台今天正式上线,欢迎访问
收藏 IP: 1.202.81.*| 热度|

31 王善勇 喻海良 姬扬 陈湘明 李学宽 董洁林 赵星 刘全慧 杨建军 姚小鸥 唐广军 罗德海 李毅伟 刘立 杨连新 刘孟杰 刘伟 蒋新正 徐耀 张能立 钟炳 李伟钢 魏瑞斌 李峰 林中祥 zhouguanghui biofans brns xqhuang xchen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