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
很多人以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我在2003年11月18~ 19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即以“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为主题的第219次学术讨论会)上听邓铁涛先生说:你自己不掌握中医急救的技术,就不要断言中医不能急救,并举了他本人用针灸急救的例子。下面先转一篇小文章,然后转贴刘清泉先生《中医急诊临床三十年》的序言
邓铁涛谈中医急救
来源:医案 发布日期:2014-10-06
世人对中医有一种偏见:“急惊风,遇着慢郎中。”总以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在疾病面前,束手无策。但是,邓铁涛用自己的疗效告诉世人,中医不仅在慢性病方面有优势,在急症方面也有相当的优势。
以下几例医案,是邓老的临床心得,也是中医在急症方面的治疗方法,用简、便、验、廉的中医方法救急,对于广大农村患者来说,更显必要。
| 肠梗阻 |
肠梗阻病人,舌苔剥落,但下面有新舌苔生长。
中医急救法:用中药灌肠,肠道通畅,免去开刀痛苦。
| 产后大出血 |
产后大出血的病人,失血一千多毫升,已休克。
中医急救法:艾灸足三里、百会等穴位,艾灸三十分钟后,血压上升后又下降。继续灸至四十分钟,终于调动了身体的内部积极因素,促其自身血液调节运行,再用中药,补血、止血,产妇。当日好转,头晕减轻,服了三剂药就止血了,救过来了。
| 一氧化碳中毒 |
一氧化碳中毒者,已昏迷两天,输液呈浮肿态。
中医急救法:用温开水溶解安宫牛黄丸,不断点舌,这是考虑“舌为心之窍”,从舌治心;另一方面,从西医角度讲,舌下血管丰富,可以迅速吸收有效成分,
另一方面,用中药灌肠,逐渐使病人苏醒之后,再服中药。共用三个安宫牛黄丸,中毒者被抢救。
| 蛔虫梗阻 |
蛔虫梗阻,就是蛔虫在肠内纠缠成团,会导致肠坏死。某小孩,肚皮凸出一个个小包,肠道不通,胀痛。
中医急救法:先让患者服一勺油,使蛔虫容易排出,再让他喝一勺醋,中医说“酸能安蛔”,使蛔虫安静,并驱蛔虫排出,然后针刺四指缝。针到第四小指缝,屁股流出油,蛔虫排出。
邓铁涛介绍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1916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中医世家,悬壶济世六十余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两次荣获“广东省名老中医”的光荣称号,是国务院第一批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
刘清泉,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担任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副院长。现任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中药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道救援医学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会长等职。任《中华中西医临床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医急症杂志》、《国际病毒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从事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7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医结合防治突发传染病、脓毒症、耐药菌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心肺脑复苏等内科急危重症。
曾获全国中医药应急先进个人、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首都中医药防治甲流科技攻关贡献奖、北京市十大健康卫士、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北京市医德楷模、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等荣誉称号。
本书特点:
1.这是一位急诊医生近三十年的医疗经验。
2.选录的医案以重症为主,西医诊断明确,而且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3.每则医案开篇皆有引言,链接相关西医知识,讲述患者背后的故事,体现医疗中的人文关怀。
4.所选病案诊治周期长,贴近临床实际,不做修饰,完全实录,让读者能看到病机的演变,体会“治病”与“留人”的辨证关系,感悟每一处思路的转变,整体把握刘清泉教授的临证思维。
5.医案的每一诊必有主方,加减必有法有度;大剂救治重症,小剂量丸散膏丹调理善后。
6.刘清泉教授临证专病专方、ICU特效方、独家用药经验的首次问世。
中医急诊临床三十年·序言
(博主注:该书版权页标注2015年1月出版,网店似乎还没货)
从事中医中药对危急重症的治疗研究,已将近三十年了。我深切地体会到,中医学在急重症医学中的优势是不容质疑的。
临床工作中,看似越急越重的病,在认证准确用药精当的前提下,起效也会越迅速。中医不是疗效慢,而是治疗的慢病太多,给人造成了一种“中医只能治慢病”的假象。这也恰恰预示着中医急症阵地的不断丧失。
中医学的属性首先是“医学”,而医学的第一要务是救死扶伤,如果连急症、危症、重症都不能处理,如何能称之为医学?
现在我国有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这种优势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CT、MRI、呼吸机、心电监护、床旁血滤等等,这些设备和仪器是没有中西之分的,它是中性的。我们不仅可以把这些东西拿来使用,而且我们还可以把中医的“道”和西医的“术”很好的结合起来,使用地更好。西医的《病理学》《生理学》和中医的《伤寒论》《黄帝内经》,它们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怎么可能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当急诊医生的体会,西医学的很多支持手段给中医治疗提供了机会,在古代没有这些先进的支持技术,病人来不及吃中药就死掉了。现在医院有了这些支持技术,中医中药的使用机会更多,禁忌更少,积累经验也更加迅速。我的很多大剂量的用药经验就是这样累积出来的。这些治疗经验在这本书中也有所反映。
著书立说本是退休以后的事情,当学生将书稿拿给我之时,我甚感惊喜与欣慰。从书稿的整体内容来看,还有许多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但有感于学生的勤奋好学,还是乐于授权出版。这本书只是一个序曲,在中医药治疗危重症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去做。
我们这一代人,不应该再去争论中西医的是非优劣,而是要踏踏实实地多读书、多思考、多临床,把古代中医没有弄明白的事情一件件去弄明白,把先贤们没有理清楚的思绪一点点理清了,才能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所贡献。(刘清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