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墨子还原》一段话,思考科普悖论
武夷山
《墨子还原》(杨义 著,中华书局,2011)第55页说:
一种学说的建构与传承,是两个互有联系又互有差异的文化过程。建构的特点在于融汇,传承的特点在于离散,在融汇中深入,在离散中普及,共同创造着和消耗着一门显学。
建构的特点在于融汇,这好理解,“万丈高楼平地起”式的学说建构极为少见。为什么“传承的特点在于离散”呢?可以用生育后代来打比方。假定父母可以预先决定子女与自身的相似程度,那么,他们生一个与自身像极了的孩子,就相当于最不走样的传承。但是,万一这孩子夭折了呢?则传承谱系就断了,什么都没了。多生几个孩子,而且别刻意要求他们与自身有多像,才是较保险的传承策略,因为,万一这个孩子夭折了,还有那个顶着;尽管每个孩子都不是极其像父母,但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
在现实中,很多人不懂杨先生阐发的这个道理。比如,一些科学家将科普作品、科幻作品的“科学性”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科学性不够,他们就很不满意。例如,我们都见过这样的批评:《星球大战》中乒乒乓乓的开火,都是不懂科学的表现。飞船在几乎真空的空间里飞行,那里没有氧气,怎么会有枪口的火光呢?那里没有空气来传递声波,怎么能听见乒乒乓乓呢?批评得没错,但去掉声光效果,电影还有人看吗?
笔者当年也曾认为,美国的科幻作品“幻”字有余,“科”字不足,是个缺点。这说明,那时我也是非常坚持科学性的。而按照杨义先生的前述认识去分析,我们不妨说:科学性与普及性的关系好比微观世界里位置与动量的精度一样,不可兼得。或者说,存在着科普悖论:越是坚持科学性不能含糊,普及效果就越差。(蒋劲松博主也有“科普悖论”的说法(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1883415108199689.html),我的“科普悖论”含义与他不一样。)用杨子荣的口气说:“有科没普,有普没科,留科留普,三爷,您随便吧!”
科学性没有丝毫走样的东西,必是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而不可能是科普作品,于是其转播范围十分有限。为追求普及性而不得不牺牲一点点科学性的作品才可能得到较有效的传播,每一部这样的作品对科学“原件”的表现都有点失真,但毕竟仍带着科学基因。聪明的受众接触大量多少有些失真的科普作品后,通过综合判断,仍可能揣测到原件的大致模样。
相关阅读
武夷山,刚开始读《墨子还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4746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