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本所首届博士后学术年会上的点评
武夷山
本所首届博士后学术年会11月15日举行,21位在站博士后先后做了学术报告。上午的日程,首先是赵志耘副所长致辞,然后是南京理工大学王曰芬教授和北京邮电大学吴斌教授两位做特邀报告,各半小时。接着,5位围绕“专利分析”开展研究的博士后作报告,各15分钟。最后我点评,要点如下:
----数据准备和数据清洗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如果采取“什么数据容易获得,就用什么数据作文章”的态度,而不是根据任务需求去精心挑选、准备数据,就同那位在别处丢了钥匙却一味在路灯下寻找的醉汉差不多了。
----切实把握用户需求。据说,某些企业用户对学术界做的专利分析不屑一顾,原因之一是,专利申请时所使用的专利技术分类与企业真正需要用到的技术分类完全不是一回事。王曰芬教授在试图推广其科研成果的过程中,也曾与某压缩机厂的技术人员(潜在客户)有密切交流。如果我们的博士后不注意了解用户需求,则所开展的研究很可能是自娱自乐。
----博士后要主动与外界交流,包括与本所其他研究方向博士后的交流,与本所其他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的交流,以及与所外科研人员的交流。我欣喜地看到,有的博士后已经尝到了跨部门交流的甜头。千万不能自我封闭。
下午,16位博士后分别介绍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每人8分钟。我的点评要点如下:
----在围绕选题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有时也需要跳出来。孙悟空经常跳到半空中,这样更能看清妖怪的动向;我们也需要时不时地跳出来,把自己所研究问题的本质给看清楚。比如,有的博士后研究“空主语”现象,总结出了几十种具体类型。但是,计算机在面对空主语句子时,能否从那几十种类型中找到合适的归类呢?这好比,即使手头有高级的外语词典,但若我们面对具体上下文不知道该选择词条中的哪一个义项,则仍旧翻译不了文章。可见,空主语研究的本质问题(难点)是“如何在各种选择中挑选合适的一类”。如果这样去看问题,则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许就可以拓宽一些。
----博士后要勇于探索。有的博士生不选风险太大的题目,怕万一做不好影响论文答辩,这还好理解。但博士后的出站答辩没有那么可怕,害怕探索、害怕失败就不应该了。只有一部分博士后的选题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有的博士后的题目只是采用一种已知的方法去解决某一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实在是缺乏探索性。
----要把问题想透,尤其要把成果的潜在应用价值想透。有的博士后想研究技术生命周期,但坐标横轴居然不是时间,这恐怕说明其没有把问题想透。有的博士后的选题即使做出来了,其研究结果无论对个人还是机构都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和启示意义。物理学可以研究一些比较玄的东西,我们情报学属于管理学大类,可千万别搞玄而又玄、不接地气的东西。
总的说来,我觉得这个学术年会开得不错,我为年轻的博士后们喝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