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经历过的“破格”故事
武夷山
刘洋博主有一篇文章是《“破格”与“费厄泼赖”的矛盾》(http://bbs1.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do=blog&id=596498),视角很新颖。受此文触动,我来谈谈亲身经历的一些“破格”。
我是在34岁时申请副研究员职称的。按当时的规定,如果35岁以下者破格评上了副高,就不占本单位职称指标。比如,我们所原有N个副高指标,有一人破格评上了,则实际上全所的副高指标成了“N+1”个。本所人事处认为我的条件比较硬,就把我的申请材料报到科技部研究员职称评委会去了,因为按规定,凡是破格申请者,必须到上一级的评委会去评。
总之,不是我要求破格的,我评上中级职称已满5年,属于正常申请,不需要破格。我是“被破格”的。这对我个人没有任何好处。首先,在本所评副高,评审工作启动得较早,而拿到科技部去评,启动得较晚,即使申请成功,我的“评定时间”也要晚几个月;第二,既然是破格申请,评审标准掌握得就更严。我若在所里评,稳上;在科技部评,面对那些习惯于评审正高申请者的评委,我可没有把握。幸好,顺利通过了。
后来,我也成了“科技部研究员职称评委会”的成员,碰到过很多要求破格参评者。要求破格的理由是不同的:有的自以为业绩突出、拿到副高不满5年就要求申请正高;有的申请人原来在科技部机关工作,具有高学历,也做过学术研究,但按规定公务员不允许评职称,后来调到科技部下属事业单位当领导,只能按其学历核定一个中级职称,如果按部就班评,至少10年才能评上正高,他们不甘心,就要求破格申请;有的人学历偏低,希望破格申请,等等。我观察到的情况是:大部分破格申请职称者都难以成功,因为对于他们就自然要用“破格的”(更严苛的)标准来衡量,否则谈什么破格呢。而对于类似我当年经历的一些“被破格者”,评委们就比较同情,因为不是他们自视甚高而要求破格的。
有格,就总归可以破,一如“规则总有例外”。但是,是否能破了格就一定好呢?多年前,曾经有好朋友问我,是否愿意参加“欧美同学会”?我说:“我虽然有海外工作经历,但我没留过学,怎么可以参加欧美同学会呢?”当即婉言谢绝了。后来我得知,确实有经历与我完全相同者(有海外工作经历,但没留过学)加入了“欧美同学会”,也就是说,人家在审批时,对于我们这种当过外交官的是可以“破格”批准的。但我从未后悔过,未加入这个组织有什么关系呢?加入了,说不定哪天有人打假把我揭出来:武夷山这厮没有留过学,却混入欧美同学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