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国际合著、互相参考和互相引用的不对称 精选

已有 5550 次阅读 2011-4-16 07:11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际合著、互相参考和互相引用的不对称

武夷山

 

著名科学计量学家András SchubertWolfgang GlänzelScientometrics杂志200669卷第2期发表论文,Cross-national Preference in co-authorship, references and citations(合著、参考与引用的国别偏好)。全文可见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y28172532125237k/fulltext.pdf。作者提出了三个新指标:合著偏好指数、相互参考偏好指数和相互引用偏好指数。

首先,将国际合著数据、参考文献数据和引用数据都做成矩阵。引用矩阵基本上是参考文献矩阵的转置矩阵,二者唯一差异在于,来自N个国家的作者的合著论文若引用一篇文献,算是每个国家引用了1N次,而一篇国际合著论文若被引用,则作者所属的N个国家都算被引用了一次。三个矩阵都是不对称的。

三个指数的具体公式就不列了,有兴趣的可以看原文。

我们看一些具体数值。

对于“国际合著偏好指数”,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1.79, 中日: 2.94, 中韩: 2.22, 中国与新加坡: 9.43, 中国与台湾省: 3.81, 中美: 1.55。也就是说,比较起来,中国学者最喜欢与新加坡、台湾和日本的学者合著论文。

从“相互参考偏好指数”来看,中国学者最喜欢引用新加坡、台湾和韩国学者的文章。

从“相互引用指数”来看,中国学者也容易被新加坡、台湾和韩国学者所引用。

对比一下,美国最偏好的合著对象是台湾、韩国与加拿大,最喜欢引用的是日本、加拿大和英国的文献,也容易被日本、加拿大和英国学者所引用。

通过这些指标,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背后的“故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33765.html

上一篇:法国与中国的类似之处
下一篇:国外发明与发明家情况面面观
收藏 IP: 219.142.139.*| 热度|

25 陈湘明 赫英 许培扬 吕喆 郑永军 胡泽文 文双春 钟炳 张志东 孔晓飞 王桂颖 李永丹 黄晓磊 赵明 赵星 许浚远 李泳 孟津 水迎波 周春雷 张树风 苏金燕 xqhuang dulizhi95 liangqiang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