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学历的贬值

已有 9781 次阅读 2008-5-4 06:53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历的贬值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内刊《发展论坛》198410月号)

今年,英国出版了一本名为《大学的危机》的新书。作者彼得·司各特在该书中讨论了英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种种严重问题,其中之一可以称为“学历的贬值

在西方社会里,几乎一切事物都要用经济价值来衡量一番,对教育也不例外。常言道:物以稀为贵。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学位证书就显得不那么珍贵了。这是因为,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教育看作投资,但经济增长与教育经费的增长并不直接成比例,因此,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时期,对于毕业生的雇佣者来说,社会上的大学毕业生越多,每张学位证书所体现的经济价值便越小。这是经济意义上的学历贬值。

如果学位证书比较容易得到,那么,学历在社会意义上也贬值了。十八世纪的英国大文豪萨缪尔·约翰生博士曾指出,学位必须具有一种尊严,这才能权威性地表示学位获得者的水平,滥颁学位必然将这种必要的尊严一扫而光。

在英国1977年出版的《社会的增长极限》一书中,作者弗雷德·赫施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学历贬值的问题。他认为,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后,社会对只有受过高等教育方能满足的高级工作的需求也会增长,于是,用于正规教育的经费得以增加。高等教育一方面对求学者提高地位有好处,另一方面替雇主筛选了人材。可是,学位证书越颁越多,其效果就像通货膨胀似的。结果,教育作为高级工作的敲门砖的保险系数越来越低,也就是说,现在人们为了获得一桩高级的工作,就需要比过去接受更多的教育;同时,雇主们聘用了越来越多的持有学位证书的人,虽然他们所能提供的高级工作位子并没增加多少。

 赫施指出,就这样,1945年后英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导致学位证书和其他资历证书的普遍贬值,使教育系统不得不加强分层过程以适应筛选的要求。过去的学位是不分等级的,后来出现了显示等级差别的优等生学位,比优等生学位更高的,又有研究生学位。赫施认为,学位证书的“通货膨胀”效应在两方面造成了社会性浪费;第一,大量教育经费实际上是用来淘汰、筛选人的,而不是积极地培养人的。第二,获学位的人很多,就必然有一部分学位获得者不得不屈尊俯就一些不能充分用其所学的工作,因此情绪低落,满腹牢骚,工作效果也不好。但这种浪费很难避免,因为,随着劳动力的平均学历水平的提高,学历较低的人就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即使为了在职业阶梯上站稳脚跟,他们也要力图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这就造成了对高等教育的一种虚假的需求。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英国的高等教育已深深地陷入这一恶性循环,出现了种种令人担忧的后果。首先,现代大学不得不完成筛选的功能,于是,大学的形象越来越接近“职业经纪人”,求学者经由大学的途径去谋取较好的职位。其次,每张学位证书所体现的平均经济价值的下降,容易使人们误认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价值也在下降,因而减少对它的支持,第三,不应把教育仅仅看作为投资,它还具有非经济的、然而同样是极其重要的其它作用。然而现代的大学却偏重于经济作用忽略其他方面,从长远的眼光看这将带来极坏的后果。

高等教育与个人在社会中的未来地位息息相关,赫施把这叫作“地位经济学”。根据平等的原则,普及高等教育本是好事,但人们发现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学历也在不断贬值。不仅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学历贬值的问题。如何公正地分配高等教育这一社会稀缺“货物”,同时又保证教育质量及其“价值”,这是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近年来招收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人数都创了历史记录,但现在仍有不少同志大声呼吁要更多更快地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我国劳动力的平均学历水平相当低,从表面看来,似乎不会出现学历贬值现象,似乎确实应当多多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以逐步提高劳动力的平均文化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现状的限制,加上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的状况不可能迅速扭转,现实生活中已有大量、并将继续存在不少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等等现象,这些现象与发达国家学历贬值的后果很类似。因此,考虑到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应更慎重地思考一下,应怎样安排发展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先顺序,才更适合我国的国情,才更利于四化的实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4039.html

上一篇:关于通过真正的分工合作改进学术翻译与文学翻译质量的设想
下一篇:打油诗:5月5日学习节有感
收藏 IP: .*| 热度|

5 张骥 霍艾伦 毕鹏翔 钱安明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