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审稿意见一则(2017)
武夷山
本文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值得肯定。但文字表达较为粗疏,需要作者再仔细斟酌修改。下面只是示例性地指出若干问题。作者可以举一反三地发现其他问题。
1. 建议将标题改为“根据共期刊的类间关系构建全学科科学骨架图的尝试”,似乎比现标题更能反映文章内容。
2. 正确的姓名是“赵红州”,不是“赵红洲”。
3. “2007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就开始做科学结构图谱,之后大部分人员被调入科技战略咨询院”。不确,只调过去约30人,不是大部分人。
4. “科学的知识结构,粒度较小,而且变化多端,并不能给学科建设工作提供相关的工具”。可以说自己的选题好,但此处没有必要说别人的工作不好。
5. “人们在研究客观现象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研究对象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看法,实际上就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素,是我们认识研究对象的基本媒介”。看法是媒介?似乎不妥。可以说实验是媒介(如果把媒介理解为工具手段),不能说看法是媒介。看法是要素?似乎也不合适。
6. subject area译为“主题领域”较好。
7. ‘按照他们实际的位置关系标示在地图上’,应为“它们”。
8. “左下角深蓝部门是计算工程”,右下角吧?或者是打印此图时打印得左右颠倒了?
9. “基于共期刊关系的全学科科学骨架图文理之间呈两极分化之势,而Leydesdorff和Rafols的科学全局图比较均衡,成不规则圆形”,建议改为“基于共期刊关系的全学科科学骨架图中,文理类学科之间呈两极分化之势展开,而Leydesdorff和Rafols的科学全局图比较均衡,呈现为不规则圆形”。
10.本文的图1和图4相似,是很有意思的结果。不过,两者都是定量方法的产物。学者们关于学科分类的定性判断与本文结论有何相似性或差异性,也不妨略微讨论一下。例如,以色列情报学家Chaims Zins提出的十大知识支柱分类体系,不妨溜一眼,看其内容能否与本文发生某些关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