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盗书闲话 精选

已有 6209 次阅读 2023-11-9 06:46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bb341f3b3837fcf671ef61781d541617_take_the_story_and_run_1050x700.jpg

(这件文物是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图书馆的警示威胁:盗书者将受到被逐出教会的惩罚)

盗书闲话

武夷山 编译

 

2023年11月3日,Ashawnta Jackson女士在JSTOR Daily网站发表文章,Book Thieves Take the Story and Run with It。原文见https://daily.jstor.org/book-thieves-take-the-story-and-run-with-it/

 

有一本12世纪出版的《圣经》上有一句警告语,“谁敢拿走此书,让他死翘翘;让他下油锅;让他得癫痫,发烧;让他受车轮刑,再加上绞刑”。

媒体学者Lauren Alex O’Hagan女士在2020年发表的论文Steal not this book my honest friend(我亲爱的朋友,莫偷此书)中说,以前图书是稀罕商品,保存《圣经》等图书的场所是修道院之类的地位显赫的机构。那时,在图书和手稿中间往往插入一些不许偷书的警告语。后来,印刷术普及后,图书是普通百姓也可以企及的了,但盗书贼是抵制不住诱惑的。

那些频繁出现的警告语表明,被偷走的物件也许是珍稀的,但盗书罪行并不稀罕,盗书一直是一个问题。 特藏馆员Travis McDade 在2014年发表的文章F. Lauriston Bullard: Lincoln Scholar, Pulitzer Prize Winner, Book Thief(F. Lauriston Bullard:林肯学者、普利策奖得主、书贼)中说,盗书罪行的历史只比图书馆自身少一天(博主:意思是,自从有了图书馆,就有了书贼)。如今,不同规模的图书馆都不得不拿出保护馆藏资料的方案。

O’Hagan在她那篇文章中写道,尽管英国在1852年就引入了免费公共图书馆制度,但当时的人们仍认为,阅读与劳工阶级无关。真正改变了局面的,不是图书借阅,而是图书拥有。尽管图书不像以前那样是奢侈品了,但人们逐渐将自身拥有的图书视为地位的符号、荣耀的象征和意向的陈述。

    作家John Maxwell Hamilton在2015年发表的文章The Gospel on Book Theft(盗书福音)中说,在工业革命前,不愁吃不愁穿的精英阶级才可能写书、出书,因为书是需要自己花钱印刷的,而且,写书不拿稿费似乎使著作显得比较纯粹。当出版越来越被百姓企及之后,写作作为一门职业也更为容易进入了。这就意味着更多的读者能听到更多的声音。

  McDade的前述文章介绍的人物F. Lauriston Bullard是普利策奖得主,也是一个盗书贼。McDade说,出版大普及的那一时期也是美国图书馆藏书损失最严重的时期。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一些图书馆实行了开架阅览,二是当时所谓的“美国文物”(Americana,指能够反映美国历史的所有物件,包括珍稀图书)成了价值不菲的商品。

   Hamilton在他那篇文章中说,有位女书贼想把图书馆内的《韦氏全本词典》掖在衣服里偷出去,但未能成功,因为这本书有6英寸厚,太大太重,从她衣服里面掉出来了。还有一位负责图书馆特藏部区域环境卫生的清洁工监守自盗,偷出一些馆藏历史文物和文献到外面去卖钱。

   随着岁月变迁,我们与物质资料的关系也许发生了变化,但这些档案的价值没有发生变化。正如McDade所说,“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故事——就写在这些东西上。它们一旦消失,就彻底消失了”。

  

博主:最后转帖中文网站上介绍的一则奇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843107633236951&wfr=spider&for=pc)。

史蒂芬·布隆伯格既非圣贤也非良人,他是被评为美国有史以来10大匪夷所思的盗贼之一,是著名的偷书狂魔,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FBI曾经破获了一场匪夷所思的盗窃案。

在一天夜里,探员们在一个豪宅里守株待兔,最终蹲到了这位偷书狂魔——布隆伯格,给他戴上手铐之后探员光速飞奔二楼,浩如烟海的藏书让探员目瞪口呆。布隆伯格的房间里,简直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屋中堆满了书籍。除此之外,其余的17个房间也是如此布局。十几名探员花了数天的时间,终于将布隆伯格所有的书籍从屋中搬了出来,竟装满了879个大纸箱,测算后得知这些书籍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9吨。

很多人看书,要么看自己感兴趣的,要么看自己有需求的,但布隆伯格看书,是看自己没看过的。这19吨书遍布各个领域,从哲学到科普没有重样的。为了给布隆伯格定罪量刑,FBI还对书籍进行估值,最后得出布隆伯格的涉案金额高达2000万美元,因为其中还不乏有珍藏价值的名贵书籍,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手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08991.html

上一篇:集中度与均匀度 ­——宏观层次的科学计量指标
下一篇:在“技术预见方法研究进展报告会”上的开场白(2007)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17 张晓良 冯圣中 王安良 晏成和 宁利中 谌群芳 籍利平 尤明庆 杨正瓴 王涛 王启云 程少堂 黄永义 孙颉 杨学祥 孔玲 王成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2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