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作家对两种文化的思考
■武夷山
(发表于2020年8月13日《中国科学报》)
2020年4月,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本新书的线上阅读版,印刷版问世时间尚未确定。这便是Tim Mehigan(蒂姆·梅希根)的Robert Musil and the Question of Science:Ethics, Aesthe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he Two Cultures(本书作者译为“罗伯特·穆齐尔:伦理学、美学和两种文化问题”)。作者梅希根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文学科高级研究所副所长、德语教授,是奥地利著名作家罗伯特·穆齐尔的研究专家。
罗伯特·穆齐尔(1880—1942)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17岁进入维也纳军事技术学院就读,1903年进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学,190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作家中,能在知识渊博和视野开阔方面与他比肩的只有两人: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和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
与两位文学巨匠相比,穆齐尔的独特性在于,他在工程(博主:此处,我的原文有一括号,被编辑部删去。我将括号内的内容补在这里,即下面的红色字体:他拥有一项用于视知觉心理实验的“色轮”的发明专利)和哲学这两大领域都是内行,其文学创作从这两个领域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因此,他能够就科学影响日常生活的能力进行深刻睿智的反思。
本书就是从穆齐尔对科学的反思出发的。顺便说一句,穆齐尔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阅读过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翻译的老子《道德经》,还为由卫礼贤翻译、心理学家荣格注释的《金花的秘密》(1929年)撰写过书评。
按照英国学者C.P.斯诺1959年的说法,现时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填平两种文化的鸿沟是很困难的。而穆齐尔的作品则体现了他解决两种文化问题的进路,尽管那时“两种文化”的说法尚未出现。
不过,人们对穆齐尔的真实意图有着不同看法:穆齐尔说过两种文化的分裂可以解决吗?还是说,他超拔于两种文化问题之上,而鼓吹一种新的存在秩序或“其他条件”,从而根本消弭两种文化问题?
梅希根将此类问题作为本书的主题。关于穆齐尔对两种文化的立场,他从伦理问题入手进行讨论,提供了新的启示。他认为,只有一种来之不易的新型伦理能够对两种文化问题做出有效的回应。而这种伦理,最终只能展现为一种新型艺术。
梅希根说,本书所有章节都服务于一个目标:从相互关联的不同视角来分析穆齐尔的“科学问题”。
1906年,穆齐尔发表了首部小说《学生托乐思的迷惘》,这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1930年,穆齐尔出版了其巨著《没有个性的人》的第一卷,1933年出版了第二卷。1938年,希特勒当权的德国吞并奥地利后,穆齐尔举家流亡,长期颠沛流离。1936年间,穆齐尔曾中风,此后一直健康不佳,故直到1942年去世也未能写完这部巨著的第三卷。
这部小说涉及科学对日常人生的影响。小说的开篇就写道,科学不再厕身于社会的边缘;科学不是人生的装饰物,有点用处但可有可无。相反,没有科学,人生则无法想象。科学已经成了撰写现代生活脚本的关键语言之一。这部小说至少提醒读者,一组宏大的历史性安排已经将科学置于现代生活的中心。
因此,可以把《没有个性的人》以及穆齐尔在此之前发表的多数作品看作对前述历史性安排的思考。一方面,这样的历史性安排使得科学走出科学实验室和学园,首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另一方面,科学只有经过绵延数百年的长期酝酿方能获得如此高的显示度。
穆齐尔在日记中多次议论科学的长期酝酿。例如,在写于上世纪30年代后期的日记第10卷中,他讨论了科学知识的确定性,他写道,人们永远不可能终结性地把握物理世界的事实。关于物理世界的知识充其量也只是概率性的。相形之下,笛卡尔的科学方法拒绝将概率性作为科学程序的可接受目标,而聚焦于“确定性”的陈述。穆齐尔观察到科学探索的目标在逐渐改变,这表明,他之所以能对科学进行深入考察,是因为他对19世纪末之前使科学实践发生革命性变化的诸般因素十分熟悉。
我在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9年8月9日的《消弭“两种文化”的鸿沟急需人文学者参与》一文中写道:
在中国,总有一些情况与国际上不同。例如,innovation(创新)本是经济学概念,可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内推动创新讨论最有力的是科技界和科技政策学者,而不是经济界和经济学者。同样,要想消除“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显然需要科学家和人文学者来共同讨论、共同思考对策。可是,国内迄今基本上是科技界在热衷讨论“两种文化”,鲜见人文学界和人文学者参与,这种局面是令人遗憾的。
而穆齐尔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在深刻思考两种文化问题,我们不妨将他作为我国人文学者的榜样。
《中国科学报》 (2020-08-13 第7版 书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