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的规模----1984年读研期间发表的小文章
武夷山
技术的规模
(发表于《上海科技管理》1984年第2期)
质量互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事物规模的变化导致事物特性的变化。蛇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不能自动调节,而是随外界温度变化着。我们知道,身体中热的产生量与身体的体积成正比,热的散发量却与身体的表面积成正比,而面积随线度的平方增加,体积随线度的立方增加。为了保持体热的产生与耗散间的平衡,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蛇的体形就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样子:细而长。这种形状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散热效果较好,有利于蛇的生存。体积的变化带来形状的变化。
技术是一种人工系统,这里也有许多规模问题。首先,在技术选择方面应当考虑技术的规模问题。假如我们要建造一座工厂,建多大规模的才合适呢?除了考虑市场因素外,还应当考虑基本建设投资与待建厂的生产能力的比值这个量。在某些情况下,厂房的基建投资取决于厂房的表面积,而生产能力却是厂房体积的函数。这时,当然建较大的厂比较合算。基建投资与生产能力的这种关系也是经济学中所谓“规模经济性”的来源之一。
其次,在技术试验方面也有规模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因实验室模型与其模拟对象的规模不同而带来的差异。举例说,在流体力学中,随着水的深度不同,会出现层流现象和湍流现象。因此,实验室中的水利工程实物模型并不完全是将来的工程建筑成比例的缩小,而必须作一些改动。第二种情况是,实验室研究成果在推广到生产单位之前,往往要进行中间试验。这是因为,实验室是试验性生产,工厂是批量生产,而生产规模的改变几乎总要导致工艺条件参数的改变。“文化大革命”中曾经鼓噪一时的所谓“边试验边投产”完全是不讲科学的做法。
第三,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存在着规模问题。某项新技术的经济效益很高,是否应当将它大规模推广呢?从生态平衡的观点看,从长远利益着想,不见得凡是经济效益高的技术就非得大规模推广。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因大规模应用某种技术而带来严重后果的惨痛例子。洗衣粉发明后,在美国市场上很受欢迎。到了家用洗衣机基本普及的岁月,洗衣粉的销售量猛增,于是意想不到的后果发生了。原来,洗衣粉中有一种含磷化合物,不能自然分解,它随着污水进入下水道,最后滞留在地下水或河川湖泊中。滞留在湖泊中的这种化合物越积越多,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研究人员花了很长时间才分析出了鱼类死亡的原因----洗衣粉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此后,人们更深切地感到了技术评价的重要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