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博物学家的梭罗
武夷山
《美国科学家》杂志2017年7-8月号发表Dianne Timblin的文章,Thoreau As Naturalist: AConversation With Four Authors(作为博物学家的索罗:与四位作者的交谈)。该刊网站发表的采访记比纸本期刊上的内容更多,原文见https://www.americanscientist.org/article/thoreau-as-naturalist。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7.12-1862.5.6)是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为纪念他的200周年诞辰,《美国科学家》杂志的书评编辑Dianne Timblin女士采访了对梭罗有专门研究的四位图书作者,请他们谈谈作为博物学家的梭罗。
Richard Higgins写过Thoreau and the Language of Trees(梭罗和树木之语言),该书从梭罗著作的100个选段来探讨梭罗所了解的树木知识以及他与树木的关系。
自然保护生物学家Richard B. Primack写过Walden Warming: Climate ChangeComes to Thoreau’s Woods(瓦尔登湖的暖化:气候变化影响到梭罗的林子)。该书对于生态学家、气候科学家和环境史学家都具有重要价值。
地质学家Geologist Robert M. Thorson写过The Boatman(船夫),该书考察了Concord River(康科德河)对梭罗的重要影响,尤其是交代了不断蚕食环境的工业化如何触发了他思想的嬗变。
美国圣母大学英语文学教授Laura Dassow Walls女士花了数十年时间爬梳梭罗的各种文字档案,以发掘出作家的生活细节,她的新书Henry David Thoreau: A Life(亨利·戴维·梭罗的一生)于2017年7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博主没有时间翻译全部采访记,下面只摘译(意译)一点点。
RichardB. Primack说:
梭罗在19世纪50年代的观察记录,与现代的观察一对照,就提供了气候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有力证据。梭罗曾经连续8年每天详细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于是我们得知:目前植物的开花展叶时间要比160年前提前两周。
我们还发现,开花展叶提前的原因是春季温度升高,而不是其他原因,如降雨量或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鸟类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不敏感,也就是说,它们每年来到瓦尔登湖附近的时间没有多大变化。我在《瓦尔登湖的暖化》一书中,讨论了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尤其是植物、鸟类和鸟所吃的虫子这三者之间的季节性生态失配会带来什么后果。
Laura Dassow Walls说:
我过去写的关于梭罗的书是讨论“梭罗与科学”的(博主注:Seeing New Worlds: Henry David Thoreau andNineteenth-Century Natural Science,《观察新世界:亨利·戴维·梭罗与19世纪的自然科学》,1995年出版),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得腾出一部分资料写第二本书,关于爱默生与科学(博主注:
Emerson's Life in Science:The Culture of Truth,《爱默生的科学人生:真理之文化》,2003年出版)。结果,人家就认为我以从事“谁谁与科学”研究而著名。但是,我从来没有把科学看成是独立的一块,远离文学、文化、宗教、社会改革,等等,我是从人文学者的角度接近科学的。在我的所有著作中,我都试图表明:我最关注的这些人物(梭罗、艾默生、洪堡,等等)都是将自然科学整合进来以实现人生和思想的完整圆融的。(博主注:她2009年发表的另一部著作就是研究洪堡的,The Passageto Cosmos: Alexander von Humboldt and the Shaping of America。《通向宇宙之路:亚历山大. 冯. 洪堡和美国之形塑》。)
不幸的是,除了生态批评领域,大部分主流的文学学者都一直把科学视作“星外来客”,他们若对科学发生兴趣,顶多也只是边缘性的兴趣。因此,我创作梭罗传记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将他的科学工作尽可能充分地与其人生(包括作为文学艺术家和作为社会改革家的人生)融为一体。
我还有一个很具体的目标。我在传记的开篇就写冰川的融化,想表达一个意思:梭罗是深深地植根于地方的,我们若不了解他那个地方是怎么成为那个样子的,就不可能理解他。而且,他本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似乎被驱使着要竭力理解他所处的世界是怎么成为这个样子的。于是,通过他所在地区的地质史和自然史视角来观察梭罗,人们才有机会加深理解他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