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angbaob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cangbaobao

博文

盐碱土改良

已有 7227 次阅读 2014-5-1 07:4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盐渍土的改良和利用

 

改良和利用盐渍土应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排灌结合的水利措施为基础,以改土培肥的农业措施为中心,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加强田间管理,巩固洗排盐效果防止返盐。改良和利用盐渍土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这就要求农、林、牧全面发展,防止采取单一措施,单一经营,应提倡综合治理。

 

1  排灌结合的水利措施

   (1)排水工程措施

建立排灌水利工程是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基本措施。在无排水系统的条件下过量灌水,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我国在黄淮海平原自50年代起发展引黄灌溉。但排水系统不配套,使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采取疏浚河道,建立田间排水系统,发展井灌、井排等措施,土壤盐渍化面积也逐渐减少。
  水盐运动规律是土壤中的盐分主要随水分运动。在蒸发条件下,盐分由于土壤毛管作用,而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在降雨或灌溉时,入渗水挟带表层盐分向深层移动或排入排水沟,使表层盐分逐渐减少。排水要求 ,盐碱地排水因盐渍土中盐分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盐渍土中氯化钠,无溶解过程,不受洗盐季节温度的影响,排水流速可大些。硫酸钠有溶解过程,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季排水冲洗含硫酸钠盐的效果差,水流速度不能太大。硼能被土壤吸附,因此排水洗硼比排水洗硫酸盐的速度要慢,需要的水量也多。
  控制地下水埋深在临界深度以下,是盐碱地排水的基本要求,也是设计排水沟深度的主要依据。地下水临界深度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不致引起耕层土壤积盐,危害植物生长的最浅地下水埋深。影响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因素主要是降雨和蒸发、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等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灌溉排水和施肥等人为活动,可采取定位观测,结合土壤调查分析来确定。一般轻质土壤的地下水临界深度在 1.8m左右,透水性弱的黏土和透水性强的砂土比轻质土壤的临界深度低1.3m左右。
  盐碱地排水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和生物排水等多种。明沟排水最普遍,但较深的沟易塌坡;暗管排水发展较快,但工程投资较大;竖井排水对降低地下水位效果明显,且可结合井灌,能起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的作用,但耗能较多;生物排水主要靠林网和田间作物蒸腾作用来降低地下水位,一些泌盐植物(如胡杨、柽柳等)还有排盐作用。以上措施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选用。中国盐渍土地区一般是在治理河道、打通排水出路的基础上,修建田间排水工程,实现沟、井、林网结合。
  采用明沟排水时,一般以排水沟控制地下水埋深在临界深度以下,应当是平行于潜水水力坡度,也就是平行于地面坡度。排水沟深度等于临界深度加排水沟水深。黄淮海平原轻质土地区排水沟深度为2.5m左右,黏质土地区为 1.5m左右。排水沟布设沟距通常是沟深的80~100倍。
  在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重或有排涝要求的地区,在排水沟以下还需设置毛沟,毛沟的方向与排水沟的方向垂直,以利于加快土壤排盐和排除地面水。一般毛沟深为1m左右,间距为50~100m。为开垦滨海黏质土壤的盐碱荒地以种植水稻,还应修筑临时性的浅密小沟(沟深0.5m,间距在7~25m不等),以加速淋盐。

  (2)灌溉工程措施

灌溉工程是盐碱地改良的引水保证。灌溉水促使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并向下层移动进入地下水或经排水沟排走。这一措施除了具有洗盐、压盐作用外,还可以在干旱时为植物供水。土壤脱盐深度一般应在40~60cm以上,以保证作物根系不受盐害为宜。渠道渗漏是提高地下水位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采取一切方法防止灌溉渗漏产生的影响。防渗的方法有夯实渠堤、水泥板衬砌等,也可以在灌溉渠道两侧挖掘防渗沟截断外渗的水流。

   (3)竖井排水问题

在有电力供应和地下有较厚沙砾层的地方,为了提高地下排水效果,可以在排水沟的基础上配置竖井群实现竖井排水,不但减少田间排水沟的数量,同时增加了土地的使用面积。

  (4)林带和道路设置

   林带和道路设置应以排水灌溉的水利工程为依托,排水沟、农渠尽可能配置在道路两侧并营造护堤林,道路两侧应营造防护林。这样做不但交通便利,而且便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和农业生产经营措施的实施。

  (5)合理配置桥、涵洞、闸等配套工程

桥、涵洞、闸等配套工程是保证排水和灌溉有效运行的关键,必须成套配置。

 

2  改土培肥的农业配套措施

一般盐碱土的特点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0.6%,氮、磷养分缺乏,土壤微生物数量少,活性低,氨化和硝化作用受到抑制,氨素转化缓慢,容易使植物生长发育缺氮。土粒高度分散,土壤板结不透气湿冷,植物极易遭受盐害而发生腐烂。总之,盐碱土盐碱含量多,地下水位高,有机质少,土壤肥力低。因此,在进行排盐的同时要进行一系列改土培肥措施。

  (1)深翻平整土地

地面不平,灌溉时地势高的地方灌不上水,灌溉起不到洗盐的作用造成高处积盐多而低处少,这是形成盐斑的主要原因。平整土地可以改变小地形水盐运动及分布状况,为均匀灌水洗盐创造良好条件。深翻可以改变土壤剖面盐分上重下轻的分布状况,又能使土壤疏松,加快土壤水的渗透速度有利于加快土壤脱盐,深翻的深度为50cm左右。

  (2)改土措施

一般盐碱土的土壤剖面上,有一个质地细腻的不透水层,它的存在改变了水盐的运动方向,使水流不能向地下深处流动,使盐分由地下向地表积累。当不透水层比较薄埋深较浅时,通过深翻土地即可解决。而当不透水层比较厚时,应设法取出不透水层另做它用,因不透水层防渗性能好,可以用来砌筑灌溉渠道,也可以用来烧制瓷砖,或做涂料的填料。彻底解决不透水层问题是盐碱土改良的根本措施之一。把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加上彻底解决不透水层问题,可以一劳永逸的改好盐碱土,使之变成良田。

  (3)培肥措施

改良盐碱土,除了降低地下水位,深翻平整土地,采取改土措施之外,还应进行土壤的培肥措施,即尽可能的增施有机肥,有针对性的施用化肥,也可以种植绿肥植物如草木犀等,培植绿肥。

  (4)化学改良

对碱化土壤或碱土,由于含有大量Na2CO3NaHCO3盐分,土壤中存在大量代换性钠,土壤碱性强,土粒分散,造成一种湿时泥泞干时坚硬的恶劣土壤物理性质,严重地阻碍水和空气的通透性,使土壤肥力降低,植物难以正常生长。改良这类碱化土壤除了要消除多余的盐分外,主要应减少或除掉土壤胶体上过量的代换性钠离子,降低碱性。因此,在采取水利和农业技术措施的同时,还要进行化学改良,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施用石膏、硫酸亚铁等,这些物质在土壤中通过离子交换和化学作用,降低交换性Na+的饱和度和土壤的碱性,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土壤中游离的Na2C03NaHCO3与石膏作用生成CaCO3沉淀及CaHCO32和中性盐Na2SO4。土壤胶体上的NaCa取代形成Na2S04Na2SO4易被淋洗;从而降低了土壤的碱性,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增产效果明显。

   (5)种植水稻

在有水源保证的条件下,种植水稻改良盐碱土,国内外都是极为成功的。我国滨海盐土大面积种植水稻改良和东北地区的碱土种植水稻改良,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种植水稻改良盐碱土要有统一的规划设计,特别是要防止次生盐渍化。

  (6)埋设排水沙层

  沙层厚度3~5cm,距离地面40cm,使用专用农机具在深翻时同时进行。排水沙层的作用,主要是阻断下层土壤的毛细管水的上升运动,防止盐碱成分随毛细管水的上升运动到达耕作层,同时能将清洗土壤盐碱成分的灌溉水顺利排泄到排水沟渠。对于种植农作物的盐碱土改良工程,埋设排水沙层,还可以降低排水渠道的深度,一般为1~1.5m即可。

 

3  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1)选择种植耐碱草本植物

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碱植物有明显的脱盐作用,可使盐碱地0~20 cm、0~100cm土层平均土壤脱盐率分别达20%和30%,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所增加,利用耐盐植物发展养殖业的增值潜力更大。盐碱地上种植的耐盐碱植物有田菁、红豆草、苜蓿、聚合草、小冠花等。

  (2)对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

   盐碱地植物绿化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然后是植物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最后是植树时应注意的问题,盐碱土地农业利用比较困难。因此,利用盐碱地种植树木,不仅可以扩大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改良盐碱土,扩大耕地面积,消除盐害,促进农业生产。如何更好地在盐碱地上植树绿化,有以下几点措施: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3%时,大多数园林植物不能成活和生长,因此,盐碱地种植树木必须对先进行土壤改良,盐碱地土壤改良包括淡水洗盐、整地和生物改碱三种措施。整地措施是种植树木成活、生长发育的关键,具体的整地措施,在需要种植树木的地方挖长、宽、高各1m基坑,拣出石块、清除质地细腻的不透水层等后,植树时回填原土并且浇水充足。

  (3)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盐碱地区要形成良好的绿化效果,重点应在树种的选择和配置上。盐碱地区绿化应把耐盐碱的乡土树种作为首选。乡土树种在多年的生长过程中对当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和气候因子,都有较强的适应性,只有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才能改善土壤的盐碱度。耐盐碱树种,乔木类有刺槐、垂柳、旱柳、臭椿、苦楝、毛白杨、白榆、桑树、梨树、杏树、枣树等。灌木类有紫穗槐、白蜡、柽柳、杞柳等。

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于只有1.4亩人均耕地的我国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运动方向问题,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平整土地,改土培肥,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放淤改良,植树种草,种植水稻,化学改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只看到盐碱土不利的一面,更应看到盐碱土也是一种珍贵的土地资源,因为有许多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可以适应这一生态环境。目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劳动人民,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正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治理盐碱地的工作之中,治理盐碱地的工作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使我国的人均耕地可以达到2.02.5亩水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48133-790282.html

上一篇:盐碱土概念
下一篇:土壤渗透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收藏 IP: 114.244.30.*| 热度|

3 陈楷翰 项剑 czw101606011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