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是“情” “情”在传承
都世民
2019-02-04 ,光明网刊文:“春節沒有“年味”﹖傳統文化也需要時代表達”。
http://big5.gmw.cn/g2b/guancha.gmw.cn/2019-02/04/content_32466967.htm
2019-02-05,半月谈网刊文:“初一话拜年:从跪拜礼到红包雨 你打算怎么过?”
http://www.banyuetan.org/jrt/detail/20190205/1000200033134991549330540730661411_1.html.
在百度网、360网站,笔者搜索“年味”相关信息:
有人从记忆中寻找年味,有人从文化中寻找年味,也有人从大型活动中寻找年味,还有人从变化的环境中寻找年味,无论是在哪里过年,人们都在感受着不同的年味,到底年味在哪里?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情”
作为80岁的老人,说说自己感受的年味是什么?回想起几十年来的年味,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孩童时期的年味儿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记忆中的年味还存储在脑海里。有人说年味儿没了,其实不是,它还存在,这就是“情”!
我清楚的记得,父亲让我给奶奶磕头,给祖宗磕头,这是每年过年必须做的事情。如今则不同了,我作为爷爷不可能再去磕头了,变成我的孙女给我磕头。年龄的增长让我的年味儿感受变了,但是亲情还在,血缘之情也存在,这“情”没有丢失,只是位置换了。
在我30岁前,也就是谈婚论嫁的年龄,这时回家想带女朋友回家,让父母看看,过年享受着美好的爱情,如今记忆犹新。
后来自己成了家,就想带着儿子、女儿回家,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这时弟弟妹妹也成了家,一个大家庭热热闹闹过大年,其乐融融。
退休了也想回家,也想陪父母过年,可是一票难求,车上人挤人,就不敢过年回家,只能平时回家,陪父母吃顿饭,看看父母需要什么?另外,也想到母校看看,找找老同学,叙叙旧,这些情感上的变化,令人终生难忘。
如今父母都不在了,往日的家也就没了,往日的年味一去不复返了,今日的年味角色变了,但是这“情”还存在,还在传承!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情”,是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家乡情、是天伦之乐。年味在哪里?在我们的心里,存储在脑海里。
年味是“相”
人的一生除了工作,就是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吃喝玩乐。
70年前没有电灯,也没有煤油灯,是点灯芯的菜籽油灯和蜡烛。除夕晚上点着小灯笼,跑前跑后,甚是高兴。后来有了煤油灯,又变成了电灯,如今又变成了美丽的吊灯,墙上的挂灯。
穿的衣服是用棉布手工缝制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是妈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布鞋。儿时昐过年,就是昐穿一身新衣服和一双新鞋。年前换上妈妈给做的新衣服和新鞋,心里乐滋滋的。后来的衣服布料多种多样,有的确良布料、有涤纶布料、有合成纤维、有毛衣、有皮衣、有羽绒棉衣等。现在的孩子再也不会一年换一次新衣服,换一双新鞋。
儿时盼过年,是盼有一顿好吃的饭菜,有肉有鱼有鸡,盼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味道鲜美。年前,妈妈自己做的炒米、米糖、花生糖、糍粑、腊肉、风糕……。这是我和弟妹最爱吃的。如今在大饭店吃的万元大餐,也找不回妈妈做的年夜饭的味道。
儿时盼过年,那寒冷的冬天没有暖气,四面透风的瓦房,只能围坐在一个火盆边,用碳火取暖。那冰冷的被窝,刚睡时缩成一团,不敢伸脚,天亮时又不愿意起床。希望过年时妈妈能做一件新的棉衣,新的棉鞋。如今有暖气、有空调,再也不怕那么冷。
儿时盼过年,盼着压岁钱,给奶奶磕头,给祖宗磕头,爸爸就会给几毛钱压岁钱。正月里到舅舅、姑姑家拜年,几十里土路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只能步行。到了亲戚家会吃到水泼鸡蛋,鸡汤泡炒米,还会有压岁钱。这点压岁钱可以买本小人书;可以买根油条吃了上学;可以买挂小鞭炮,解开一个一个的放,真是一分钱两半花。日子虽然艰难,过年仍然期昐,感到高兴。
儿时盼过年,希望到黄梅戏剧团去看戏,到广场去看电影。在正月里,桐城南门大街,乡下人来到街上,挤在街的两边,在石头街中间有踩高跷、扭秧歌、有狮子灯、有长长的龙灯、还有吊天灯、杂技等。真是热闹非凡,人们喜笑颜开,鞭炮声此起彼伏。
在那个年代,还有小人书,有弹子,有纸片玩。女孩玩跳房子,跳跳绳、跳皮筋。小伙伴们玩得开心,乐在其中。如今孩子们玩的是手机、电脑、扑克、象棋、跳棋、无人机、电动小汽车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迁,既要结婚生子,还要供养父母。希望成家立业,事业有成。这时过年就不一样了,有喜有忧,有苦有甜,有开心也有纠结,酸甜苦辣样样俱全。想回家过年,没有探亲假。想带孩子回家,又怕开销太大,路上太挤,路上转车困难。
如今过年衣食无忧,衣食住行不担心。希望儿女过年带着孩子回家,吃一顿团圆饭。看着孩子们吃着香,心里就高兴,看见他们摇手机抢红包很有意思。除夕夜拿出电话本,给亲戚朋友,老同学、老同事问候拜年。拿出手机发发微信,打开电脑看看新闻,在院子里散散步,……。
过年是在一年又一年中度过,不断地变化中传承,感受了酸甜苦辣,享受着其中的美满幸福。经历过寒冬岁月,懂得了春暖花开;经历了苦涩,享受着甘甜;经历了离别,回味着团聚;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增长了智慧和勇气。
八十年的百味人生,平凡的生活,没有大风大浪,却有沟沟坎坎,在知足中前行,在前行中感受幸福。
年味在变中传承
年味是我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获得的信息(色、声、香、味、触、法),经大脑汇聚于心,形成意识和情感。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传递,形成年味。
寻找年味离不开感官,我们回忆的年味是过去的年味,我们现在正感受着当下的年味,我们想象中的年味儿是未来的年味,这都是我们心中的年味儿。
我们每个人的年味,随着年龄的变化,都是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自己比自己,也有比他人。因此有人说年味儿没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如今年味儿冷清了,过去的年味儿找不回来了,如今的年味儿感受变了,人们总是希望每年的年味儿有些新鲜感,有新的内容,可是事与愿违,在不同的年龄段,年味儿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年味儿在我们的心里。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寻找的年味儿,是我们感官形成的信息,这一切都是“相”,“相由心生”,“相”每年都在变化,我们的“心”每年也在变化,过去的年味儿是找不到了,年味儿的情还是在,他在变中传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