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院士的疑问引发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the questions of the two academicians
都世民(Du Shimin)
院士的疑问
郭光灿院士在《科学世界》上发文“光究竟是什么?”,文中提出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以及光子不可分。还提出3米之外能见烛光吗?将大宇宙的光与小宇宙的视觉关联在一起,这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思路。郭先生提的问题有答案吗?有!也可以说没有!也许有人很奇怪,笔者思考这其间道理。说有答案是因为郭先生提出视色素和量子两个概念来回答上述问题,笔者不能完全接受这些解释。
楊雄里院士在中国百科网发的”色觉”词条也提出问题,认为反馈机制不清楚。其实楊先生认为人眼是相机的说法与北大饶毅教授和上海交大寿天德教授说法相反。也就是说人眼屈光系统的解说有争议。人眼视觉解读也有争议。
笔者奇怪的是中国专家早就质疑人眼机理传统解读,为什么得不到应有重视?可是外国一位博士发表一篇报告就称作科学家团队发明了新器官,而且会刷屏!科技日报和中科院网站都没有评论。如果是赞同发明新器官,有一个基本问题:器官名称”间质”不符合汉字对器官的写法,应有月字偏旁。也就是说从名称上看这”间质”不是器官。如果是科学家发文应该有充分证据说明是新器官,但是文章没有给出,工作不到位,论文不严格。
楊院士的问题有没有人新发现?有。寿天德教授明确提出两个新概念:一是”网间细胞”有反馈机制;”无长足细胞”有检波机制。这两个重要发现没有人理彩,百度网没有这方面内容。到底人的视觉系统搞清楚没有?另外,微小光学学科早就提出眼球是水晶体,是变折射率透镜。天线和雷达学科也证明了这种透镜的宽角扫描特性。
上海交大和上海神经研究所都认为搞清楚了,为什么国际上有专家提出重新审视人眼呢?如果有争议应该引导学术讨论,不能等外国人来关注中国专家的新发现。科学网曾经发文,清华大学一位副校长认为没有人提出新观点,其实不是,发现新概念的机制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两位院士提的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两方面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都是科技前沿问题。
机器学习不是人工智能
近日,网上有一文:为什么说机器学习不是人工智能?文中引用钱学森的话:“人体作为一个系统。首先,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就是说,这个系统与外界是有交往的。比如,通过呼吸、饮食、排泄等,进行物质交往;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进行信息交往。此外,人体是由亿万个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不是一个小系统,也不是一个大系统,而是比大系统还大的巨系统。这个巨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各不相同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异常复杂的。所以是复杂的巨系统。”实际上,当前的人工智能只使用了人类理性中可程序化的一小部分,距离人类的理性差距还很大,更不要说初步接近人类更神奇的部分--感性了!
文中还指出:霍金和穆洛迪诺都曾把光说成是“行为既像粒子又像波动”,智能也是如此弥聚,弥散如波动,聚合如粒子(注意机制的加入)。对象是静态的,分配匹配是动态的,是不断被刷新的,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何把握不同时期的人机功能分析变化,这或许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现在,许多无人系统或体系不是说真无人,而是没有了直接人,同时对间接人的要求会更高了。人机融合不同情境的自主机制不太一样,如个体的自主与系统、体系的自主不同。此外人机融合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平衡,能力的、时机的、方式的、研判的平衡等等.
饶毅在谈色一文中,对色感的解释是在分子层面,是将光看成粒子还是看成波?他的说法不能解释色感机理。如果从佛学概念微尘,那么现在最小粒子夸克等是有色,这五颜六色怎么形成呢?色度学是粒子概念?只有按麦克斯韦电磁波概念才能解释。这粒子与微尘还有差距,将来还会有更小粒子发现,又该怎么解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