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小波讲述---与历史照片对话

已有 4697 次阅读 2019-10-3 17:06 |个人分类:文章|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老照片, 对话, 挖掘, 历史, 细节

小波1.jpg

陈小波是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在新华社庞大的历史图片库中挖掘着尘封的信息,触摸其中的脉络,揭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记忆,使她对国家的发展进程有了更真实的理解。她和她的团队让一张张黑白照片展示出特定时空构图,传播出历史深处久远的回声,尽管有些微弱,但沉甸甸的故事足以触动人心。

 

小波的讲述简洁平实,表达着质朴的情感,传递出真切的细节,仿佛在沉闷的宣教语境中吹进了一缕清风,令人心怡气爽。

 

扫盲2.jpg

1952年全军运动会田径场起跑线上,比赛开始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冲出起跑线,而是在纸板上写着什么,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恐怕难以想象出这是在做什么。他们必须写完规定的几个字,才能起跑,这是利用运动会的机会,在配合部队的扫盲活动,那时的战士多数是文盲,部队在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文化普及。

 

部队的状况,是国家的缩影,小波还展示了多幅照片,呈现各行各业在那个时期的扫盲方式,文盲占当时中国人口的80%,体现了那个年代国家发展的起跑线。50年过后,至2000年,中国的文盲率下降至6.72%,这显然还不是终点,但巨大的跨越实实在在改变着亿万人的命运。

 

小波制作这期节目恰逢国际扫盲日刚过,国家教师节的前夕,也算是恰逢其时了。

 

修路.jpg

“川藏公路”号称“天路”,在那里开车的许多司机都有一个习惯,不时点燃一颗烟,抛向窗外。这个动作是向那些长眠在路边的筑路英雄表达敬意。

 

川藏线上的怒江上,旧大桥已拆除,建起了新桥,新桥的建设者刻意规避了一个旧桥墩,保留在了原址。这个桥墩是一座纪念碑,其中凝固着一个筑路者的血肉之躯。1953年,一支部队在这里建桥,一个战士不小心掉进了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战友们想尽办法,未能将他救出来,眼睁睁看着他被吞没在泥浆中,只能含泪将他筑进了桥墩。

 

修这条长达2255公里的公路,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当时只有铁锤钢钎这样的原始工具,要穿过14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跨越14条波涛汹涌的河流,横穿八条地质断裂带,筑路者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只有在特定年代才能发生的奇迹。在修路的过程中,长眠了3000多名烈士,每修筑一公里,都会有超过一名以上的人倒下,后来这里被称为“世界公路灾害的百科全书”。

 

修路过程中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小波每期六分钟的节目显然也只能触摸其中的点滴。抛烟头的细节,不是仅通过照片可以印证的,需要讲述者从更多维度去探究、还原真实的场景。

 

冰川2.jpg

冰川.jpg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持续产生广泛影响,最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在气温不断升高背景下冰川融化问题。然而,在小波的记述中,中国科学家与冰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竟是想让冰川加速融化。1958年中国科考队在祁连山发现了第一条冰川,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向冰川雪海要水要粮”,怀着这样的信念,新中国第一支冰川研究队挺进祁连山,队员们把一袋袋煤粉洒在洁白的冰面上,希望冰川加速融化。那是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年代,连绵的冰川在人们眼里不过是一桶水,好在,这样的举动很快就停止了。

 

冰川5.jpg

冰川6.jpg

冰川7.jpg

秦大河万里走南极的传奇故事在华夏大地已广为人知,在小波的叙述中并没有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而进一步聚焦某些惊险细节,而是着重挖掘了其中的科学价值。1989年,秦大河与5名国际科考队员一起,徒步横穿南极大陆,他每隔55公里,就要挖一个1米多深的大坑,取出雪样,放进塑料瓶,三个多月的时间,用坏了三把铁锹,将800多瓶雪样完好地带到中国南极长城站,成为唯一一份南极雪盖1米以下的完整雪样,中国南极冰川研究的国际地位由此得到显著提升。

 

撒煤粉化冰川的年代已经远去,探寻和保护成为冰川科学新的主题词,2002年至2014年,中国就有635条冰川融化消失,冰川的总面积减少了近五分之一,对于冰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知道了多少,探索、解答、应对,路仍漫长。

 

内蒙2.jpg

内蒙3.jpg

内蒙4.jpg

在内蒙古镶黄旗草原上,有一块独特的墓碑,蒙古族没有立碑的习惯,这块碑是六个汉族孩子为一个蒙古族母亲而立。这六个以兄妹相称的孩子并没有血缘关系,都来自上海孤儿院。

 

内蒙5.jpg

内蒙6.jpg

那是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事情,上海孤儿院爆满,而孩子的口粮就成了问题,中央负责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向内蒙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求助,希望调拨一批奶粉解决孩子的口粮问题。乌兰夫回答说送奶粉没有问题,但这样做又能维持多久,不如将孩子送到草原来,交给牧民抚养。这个意见被国务院采纳,三千孤儿院的孩子被送往内蒙草原。

 

内蒙7.jpg

内蒙8.jpg

这些“国家的孩子”在内蒙草原被接收到牧民家或福利院,以上提到的六个孤儿当时被安排在镶黄旗哈音哈尔公社福利院,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表现有点另类,常以逃跑和捣蛋方式反抗收养,直到一位“红脸阿姨”张凤仙的出现,才将他们降服。张凤仙最终将六个孩子一起领回了家,一下多了六张嗷嗷待哺的小嘴,张凤仙日夜操劳,为他们的成长辛勤付出。在孩子们记忆中,曾被妈妈打过一次,是因为四个男孩用水槽做船,划到湖里游玩忘了时间,把张凤仙快急疯了,到处寻找,找到后,含着泪将几个孩子打了一顿,边打边喊,“你们淹死了怎么办?你们淹死了怎么办?”母亲用爱哺育他们长大,当兵、上学、走上工作岗位,那块墓碑是在张凤仙去世后,六个孩子为母亲立的。

 

内蒙.jpg

3000孤儿在草原被当作“国家的孩子”,牧民们为他们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付出了更深沉的爱。他们在草原的成长,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宽广的胸怀。

 

铁路.jpg

在比利时一座已走过400多年的古堡里,女主人发现了一块锈迹斑斑的铁轨部件,标签上写着“京汉铁路,路易”,建于100多年前的京汉铁路是中国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铁轨零件为什么会出现在比利时的古堡里?路易又是谁?小波带着疑问闻讯赶去,在一本古老的相册中找到了答案。

 

1900年,路易前往中国,任比利时驻汉口副领事。在他的镜头里记录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百态,也包括与那件铁轨有关的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大事。清朝末年,中国被西方列强砸开了国门,在洋务派的力主下,清政府准备修建一条汉口至北京的铁路。

 铁路2.jpg

铁路3.jpg

国库亏空,修铁路只能向外国借钱,经过百般思量,负责修建铁路的张之洞选择了比利时,作为建路回报,清政府让出了30年的铁路管理权。

 

铁路4.jpg

路易通过镜头记录了修建京汉铁路的全过程,铁路总工程师让.沙多频繁出现在他的镜头中。在让.沙多后人保留的相册里,也记录了修路的许多画面,而在让.沙多给夫人的信中,还可看到许多修路的细节。

 

铁路5.jpg

铁路6.jpg

路修到河南,要在黄河上架桥,黄河水流湍急,河床上的细沙层很深,架桥遇到困难。经过18个月想方设法,数千民工肩挑背扛,终于架起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跨河铁桥,全长三公里。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在黄河大桥的通车典礼上,让.沙多忧心忡忡,反复强调因技术所限,这座桥的使用期限仅有15年。他没想到,这座桥后来经修修补补,用了50年。

 

铁路7.jpg

铁路8.jpg

1958年,黄河发大水,一位巡道工发现黄河大桥的一处钢管桩松动,而此时不远处一列载有数千名旅客的列车正要通过铁桥。这名巡道员赶快将情况报告了部队,阻止了那列火车。车刚停稳,大桥就坍塌了,联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断了。而此时,在铁桥下游不远处,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大桥正在加紧施工,两年后,1960年新桥建成通车。

 

铁路9.jpg

100多年来,中国的铁路越修越长,火车越跑越快,从欧洲的铁路技术来到中国,到中国的高铁开向世界,见证了世纪的变迁。

 

小波的讲述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真实动人的细节,以及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她以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启迪人们将目光转向历史深处,从中获取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疑惑和思考。


微信公众号.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1200491.html

上一篇:美国天气研究与创新法案影响几何?
下一篇:要知道怎么来的 也要知道怎么没的
收藏 IP: 124.65.17.*| 热度|

8 杨正瓴 王安良 陈昌春 尤明庆 史晓雷 檀成龙 段含明 吕建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