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应我的老师王文钦老先生之请,到他的园林式别墅小聚。
参加聚会的都是王老师的门生和亲友,其中大多数是昆曲爱好者,其中有中国昆曲及古典戏剧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周秦教授及其门生。
王老师家客厅大,可容客五六十,今天参加聚会的大概也有三四十人。聚会的全部内容就是欣赏周先生的弟子们演唱昆曲。
周先生与台湾的白先勇先生是老搭档,是最近十余年来海峡两岸推动昆曲复兴的两面旗帜。白先生我至今未得谋面,周先生曾是我的邻居。
如今周先生的门生中有几位已是国家一级演员,今天来了其中的三位,另外几位是他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还有一位是目前在苏州大学从周先生学习的美国耶鲁大学昆曲博士生。尽管二十年前就跟我的邻居周先生相识且熟,但直接领略到他的艺术风采今天还是第一次——他今天亲自为他的弟子配笛。
我并非戏曲爱好者,只是平时对音乐及越剧有点儿兴趣而已。昆曲,我以前曾在不经意间听过一点,没有多少感觉,今天是平生第一次认真的而且是近距离的听昆曲,感觉很好,简直有点喜爱它了。
闭目静听,昆曲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其音调极具“古色”,听着听着,我仿佛是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了古代,以至于心里在想象着、猜想着顾炎武听昆曲的情形….. 昆曲发源于六百多年前的昆山,其雏形是元末顾坚(约1368年前后)所创的昆山腔,至明代经魏良辅(1489-1566,明嘉靖进士,江西新建人,致仕后流寓江苏太仓)的改良和梁辰鱼(约1521-1594,江苏昆山人)的再改进而臻于成熟。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给我的第二感觉是,其韵味与苏州园林的韵味大致相同,亦具“悲秋”之特点。我在《中秋赏月的美学意蕴——兼及“梁祝”“苏园”“红楼”之美》(2008-9-15)的博文中有如是之论:
中国人向以自己的现实命运为悲,这乃是一种厌世的观念!只是中国人的厌世不同于西方人的厌世:西方人的厌世是因厌世而有主观地超越世俗的信仰,并在这种超越性的主观信仰的支配下去追求超世的天国生活;中国人的厌世则是因厌世而有主观地改变现实命运的信念,并在这种主观信念的支配去追求美妙的理想生活。要之,西方人的厌世是厌尘俗之世,中国人的厌世是厌时运之世。
由于中国人普遍的厌世(厌时运之世)而心中无不具有悲情,带着这种悲情来感受自然界,则独感秋景之可悲。屈原《楚辞.九辩》即有“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叹。其所叹之“悲”,既是指秋气流行季节自然万物之悲状而言,也是指人有感于自然万物之悲状和与之相似的其自身命运中不幸的遭遇而生起的悲情而言。
《楚辞.九辩》描述秋季万物之悲状:“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痈痈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面对如此悲状,屈原油然生起了“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凛秋”的悲秋之情。
与屈原相类的悲秋之情,在宋.欧阳修的《秋声赋》中也显而易见:“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憟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此外,欧阳修还提出了“物既老而悲伤”等秋之可悲的理由。
中国人所特有的以秋为悲的悲秋情结,深刻地影响了其艺术追求与审美情趣,以中国传统艺术之精要者诗画而论,诗人之所以最喜作秋韵之诗,画家之所以最喜作秋韵之画,这正与诗人画家的艺术追求和鉴赏诗画者的审美情趣有内在而密切的联系,就后者来说,这类诗画最合其审美之情趣。
在园林艺术方面,也具有与诗画同样的志与情。作为苏州园林之经典的拙政园,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拙政园原址系唐代诗人陆龟蒙之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至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由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仕途失意之园主不能从政于朝廷而只能从“政”于园林了。
拙政园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是按园主的要求来设计的,它在很大程度就是园主因仕途失意而郁积于心中的悲情的物化形态,因其在艺术上最得秋韵之致,故素享美盛之誉,乃至于有“天下园林之母”的称号。
如果说苏州园林可以代表中国园林,而拙政园又可以代表苏州园林的话,那末,中国园林作为中国人艺术思想的外化形式和审美意识的对象化,无不体现着中国人美学上的悲秋情结。
所以,我常劝欲游苏州园林者,当选择在秋季,特别是秋雨正浓之时,因其内在之秋韵与外在之秋韵正相合也,故为游园之最佳时机。若在春光明媚之际来游苏州园林,就无以得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审美效果。
此时我更意会到,今冬日之静听昆曲与秋令之静听拙政园或藕园的雨打芭蕉之声所感受到的韵味是一样的……
因此我想,欣赏昆曲,也许更适宜于在秋季,并且是在静夜的环境之中,如此给人的美感当会倍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