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墨学与孔学的对立——墨家的哲学思想(上)

已有 5729 次阅读 2007-12-1 22:52 |个人分类:中国哲学讲座|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哲学讲座(九)

 

 

孔、老之后,紧接着思想界出现了所谓“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儒、墨为“显学”,其他如道家、名家、法家等等亦竞相参与其间。这一时期哲学论争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天道(命)与人事(力)的关系问题。

 

墨家创始人墨翟出身工匠,曾经是一位造车的能手,所以他自称是“贱人”(《贵义》)。后来上升为士。曾在宋国活动较长时间,宋昭公时(前450—前404)还做过宋国大夫。后来聚徒讲学,弟子有数百人之多,大多来自社会下层。他们生活俭朴,“以自苦为极”,“皆可使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他们既能游说和出仕,又能参加实际的防御战斗。因此,墨家既是一个学派组织,又是一个武装团体。

 

墨家学说是战国时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派别之一。《韩非子.显学篇》称儒、墨为“世之显学”;《吕氏春秋.当染篇》则谓“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生活于战国中期的孟子,曾如此描述当时学术界的情况,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腾文公下》)足见,墨家学说在战国一直处于“显学”的地位。

 

墨子所创学派一开始就是作为儒家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淮南子.要略》介绍墨子的身世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可见,孔学是继承了周代的文化,墨学则是继承了夏朝的文化。孔、墨思想的对立表现在多方面,兹择要述之如下:

 

(一)孔子信“命”,墨子“非命”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圣人之言,畏大人。”(《论语.季氏》)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他的学生子夏更宣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

 

墨子则“非命”,说:“今用执有命者之言,则上不听治,下不从事。上不听治则刑政乱,下不从事则财用不足。”(《墨子.非命上》)故“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将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非命下》)

 

(二)孔子尚“谋道”,墨子重“谋食”

 

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轻视生产劳动,斥学种庄稼、菜蔬的樊迟为“小人哉”(见《论语.子路》)。

 

墨子则说:“今之禽兽糜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蹄蚤,以为绔屦;为其水草,以为饮食......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

 

(三)孔子重“义”轻“利”,墨子贵“义”重“利”

 

《论语》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这是说,孔子很少谈功利,而赞成讲天命、讲仁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但孔子并没有把“义”“利”完全割裂开来,他的实际主张是“君子义以为上”(《阳货》)、“见利思义”(《宪问》),反对唯“利”是图的“放于利而行”(《里仁》)。他是把“义”放在首位,使“利”从属于“义”。

 

墨子则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下》)因此,他的“贵义”主张是从属于其“兴利除害”之目的的。他所谓“义”,其实是“利”,即“天下之利”,或“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四)孔子主张“仁爱”,墨子提倡“兼爱”

 

孔、墨都讲“爱人”,但孔子主张“仁爱”必须合乎反映宗法等级秩序的“礼义”,因而,这种“爱”是以“亲亲有术(杀),尊贤有等”(《墨子.非儒下》)为特征的。

 

墨子则主张“爱无差等”(《孟子.滕文公上》引墨者夷子语)的“兼爱”,他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而当根据“为彼犹为己”(《墨子.兼爱下》)的原则,爱人之父,犹爱己之父;爱人之家,犹爱己之家;爱人之君,犹爱己之君;爱人之国,犹爱已之国。总之,要“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兼爱上》)。这种兼爱思想,实质上是对宗法等级制度的否定。所以,墨子的主张遭到了儒家的猛烈攻击。孟子就大骂“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11924.html

上一篇:“人欲横流”时代的文化特征——论理想的意义(上)
下一篇:孟子的性善论哲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