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教师节。我很幸运在二十多年的学习道路上遇到很多好老师,也有缘和一些老师成为好朋友或像亲人的关系。从小就受到“尊师重教”的道德教育,老师在我们那儿是非常崇高的地位。然我到了香港读博士后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同学们当面称呼导师为老师,然后背后谈到自己的导师时,多用“老板”一词,甚至包括学校的行政人员在跟我们学生提到某个老师的时候,也是用“XXX的老板”描述。我后来问了很多同学,发现这种现象在人文社科类专业还稍微好些,但在理工科领域,背后称呼导师为“老板”的比较常见(更有甚者当面直接称呼为老板的)。导师们也似乎默许了学生这样的称谓。 导师与学生变成了老板和打工者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师生关系。这看似只是一种简单的称呼上的变化,其中所折射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探讨和思索。
不同导师有不同风格吗,而有些导师确实已“老板化”。
首先是工作范围超出了师生范畴。一些导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让学生去做,不仅仅是学术课题相关的查资料、做实验等, 更甚是拿快递、打杂做家务事儿也经常麻烦学生,而且态度上并未显示彼此的尊重,对学生颐指气使,完全一副“老板”模样。有些导师和企业合作拉来一些项目,无论与学生本身研究方向课题是否有关,都去让学生做,从中牟取利益。还有甚者干脆自己开公司然后把工作内容交给学生,俨然成了真正的老板。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老板”与雇佣之间的关系。而且学生往往得到不符合的实际劳动付出的报酬,被当做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劳动力剥削。
其次是利益分配不公平。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生,都需要与导师合作发表一定的学术著作和论文,而导师具有指导的义务和责任,研究成果应按照贡献排名。但有些导师常常“抢一作”:主要的工作是研究生完成的,但最终署名的第一作者顺序却被导师“抢走”,学生为了顺利毕业只得忍气吞声含恨完成学业,毕业后立马拉黑导师。 这样合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显然名存实亡。
另外在情感层面上。尚且不说古代“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有点夸张,但有些导师带学生就像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不带任何感情。从不关心学生研究以外的事情,不管学生状态如何哪怕是生病了也要被逼干活完成课题任务,还有半夜12点开组会的,放假不让回家的。。。更不用说对学生嘘寒问暖。还有些导师完全不信任学生,喜欢“查房”:经常到实验室或通过打电话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在座位上。而对比一些老师,带学生去行山去打球做运动,开学迎新请吃饭毕业典礼请吃饭,营造轻松的环境经常与学生交流。甚至邀请学生到家里做客一起过节,学生毕业了还帮找更好的工作等,学生也时常返来探望老师并和同门交流。这样师生关系其乐融融,让人羡慕不已,而前者的情形已毫无师生情分可言。
总而言之,称呼上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部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师徒关系已演变为“老板和员工”的雇佣利益关系: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与经费,以完成论文并获取学位;导师需要学生完成课题和项目,成为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学生资源被导师们任意地拿来“开发利用”最终获得学位,而导师赚个盆满钵溢名利双收,这看似各取所需,无可厚非。同时,导师的“言传身教”,必将调教出一批类似的新“老板”,他们或许会谨记“恩师”的教诲,学会沽名钓誉、唯利是举。导师的职责在于“导”,没有了“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学生很难真正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而导师一旦成了“老板”,成为研究课题的最大受益者,就失去了导师的真正内涵。如此下去,神圣的校园就会沦为追名逐利的项目加工厂,使得毕业生专业知识缺乏、道德失范。如何使导师摆脱功利色彩回归原位,真正地用心指导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使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断突破学术研究的高度,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管怎么样,我个人是接受不了导师变老板的设定,我本人也从未在任何场合把任何老师称之为“老板”。告别学生时代一年多了,我很感谢那些悉心教导和帮助我的老师们,让我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寒门学子,老师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有时候,某个老师一句不经意的鼓励或关心,都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没有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老师就没有民族的希望。真心希望那些“老板”们远离校园,“导师们”早日回归本位。
最后祝福老师们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代代出高徒!
史启权
2019年9月10日 教师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5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