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oyingyong20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yingyong2014

博文

“小小定律”的新证据 精选

已有 5011 次阅读 2017-11-21 14:3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64月笔者曾在博文《让科研回归本真的快乐:费曼先生,现在我信了 》讲述了自己在超导-正常态相变区域(强关联电子系统)发现的小小定律

定律(1)将超导转变温度Tc、材料厚度d、材料的(薄膜)电阻Rs、零温超流密度n(0)联系起来。

由于定律(1)基于一个唯象的理论,仅仅只是一个理论结果,因此最终发表在只看重技术是否正确的Scientific Reports[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3863

对于国内研究机构来说,Scientific Reports是一个奇葩的存在。根据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的出版政策:文章强调技术上的先进,但无需具有重大科研意义,所以审稿要求低于Nature的其他刊物。这样一来,只要技术正确和有新意,那么文章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还是不难。国内晋职和基金申请的评价机制主要基于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更奇葩的是,Scientific Reports的影响因子还不低。Scientific Reports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灌水”文章。如此一来,国内评价机制干脆来个一刀切:凡是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文章,一律降级一等。

凡是不以科研本身为目的的研究往往就会导致灌水现象,所以笔者心中对国内研究机构对Scientific Reports的处理还是认同的:中科院将Scientific Reports列为三区或者四区笔者都很赞同。不过笔者也认为,不管论文是发表在NatureScience还是发表在其它所谓顶级学术期刊,均不应该立即予以重奖,而应该在长时间检验之后再来评价发表的论文,如果多年以后确属重大成果,再予以重奖不迟。屠呦呦先生研究青蒿素的团队当年并未获得重奖,但是多年之后却得到了诺贝尔奖,现在国内对该团队的任何奖励都不为过。只有延迟奖赏,以观后励才可能产生良性循环,否则灌水现象必定前仆后继。

无论如何,任何论文发表之后,都不应该立即对其产生歧视。所谓顶级期刊不过只是读者群多一些而已。如果论文发表多年之后被认为是错误的或者不能产生任何影响的,那么这种论文就应该被歧视。但是,对于笔者刚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论文,就遭受了歧视(具体可见《从药学“国家杰青”教授评判“高温超导”论文谈起》),笔者确实是非常的不认同。

所以笔者寄希望以自己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研究为例来进行追溯说明,以期对国内的科研评价机制的改进有所帮助。

笔者的论文[1]发表之后不久,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Bozovic团队就在Nature报道他们利用过掺杂超导薄膜证实了定律(1)中Tcn(0)之间的开方关系[2]。具体可见博文《“小小定律”出师大捷:来自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喜讯》。有趣的是,经过分析Bozovic团队的实验结果,笔者却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理现象“BCS量子临界现象,具体可见博文《BCS量子临界现象。当然,这个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基于这个研究成果笔者进一步发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的物理方程,这是后话,以后再表。


另一个故事是,笔者注意到最近引用自己论文[1]的两篇论文。一篇发表在Super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另一篇发表在ACS Nano [4]。这两个杂志均为行业内的顶尖杂志。

论文[3]来自中国台北“研究院(Academia Sinica)”的一个研究团队,他们发现:

他们在比较实验结果(2)与笔者理论结果(1)后认为实验结果1.19与理论结果1非常接近。

论文[4]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他们发现:

他们在比较实验结果(3)与笔者的理论结果(1)后认为实验结果0.38相比理论结果1显得要弱得多。

在笔者看来,新的实验结果与笔者的理论结果还是相符的(笔者只计算了重整化群的一阶微扰),差别可能源于实验材料的差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假设了霍尔电阻与纵向电阻之间的标度值为1,它对不同的材料应该是不同的,这可能是实验与理论有适当差异的原因。

总的来说,小小定律(1)与新的实验结果还是符合的很好的,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实验来检验这个定律。小小定律(1)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但是这个杂志却是不要求创新的。人们口中的创新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概念。到底什么才是创新呢?假如说笔者的小小定律(1)最终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那么它到底算不算是创新呢?

希望小小定律的故事可以继续下去,笔者也将会把它的足迹一步一步记录下来,希望有一天它真的可以为创新做出一个现实版的诠释。



参考文献:

[1]. Y. Tao, Scaling Laws for Thin Films near the Superconducting-to-Insulating Transition. Scientific Reports 6 (2016) 23863

[2]. I. Bozovic et al., Dependence of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in overdoped copper oxides on superfluid density. Nature 536 (2016)309

[3]. H. W. Chang et 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w unit-cell NbN superconducting films on 3C-SiC/Sisubstrate, Supercond. Sci. Technol. 30 (2017) 115010

[4]. M. Imboden et al., Cryogenic Fab-on-a-Chip Sticks the Landing, ACS Nano 11 (2017) 8707-871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3715-1086192.html

上一篇:审稿人有权更改作者的研究意愿吗?
下一篇:教学促进科研的一次美好体验
收藏 IP: 123.145.9.*| 热度|

3 张学文 郑新奇 张江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