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谢海华:程氏《虽有嘉肴》:语文味发展史上的重要一课

已有 2162 次阅读 2016-5-17 11:2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堂按:谢海华的文章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我看程氏《虽有嘉肴》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  谢海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4年第10期)

 

   程少堂老师的公开课《虽有嘉肴》,是语文味发展史上的重要一课。理由有三:

   一、该课提供了语文味教学法“最亲民”的一个范例。从2007年《人民英雄纪念碑》算起,“一语三文”的语文味教学法不断完善,也逐渐从“大象无形”走向“具体而微”。程老师在常在不同场合说他的课不是“让人模仿”的,是“让人思考”的,是为了给语文教改提供“冲击力”的。时至今日,“语文味”及其“一语三文”的冲击力,有目共睹,无需赘述;从其发展脉络来看,或许是“语文味工作室”主持人及其成员有意为之,或许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教学法的历史发展必然性使然,无论如何,“一语三文”教学法在事实上越来越“可以模仿”。“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这句话能否不要、为什么”、“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表述,都是广大语文老师非常熟悉的,带给广大语文教师“似曾相识”之感,迥异于当年《荷花淀》给人的“叹为观止”,从而让人油然而生模仿借鉴的念头。

    二、该课是语文味有史以来“最常规”的一堂示范课。为上《庄子》,程少堂要系统地看几十本书。这“新闻”一出,吓退几多教书匠。为上《虽有嘉肴》,程少堂恐怕又看了几十本书吧?没有。程老师说,这堂课是提前一天才决定上、才开始备课的,是“吃老本”的一堂课。换个角度看,这种备课时间、状态,代表着中国最广大语文教师的常规课的特点。提前一两天、不用到处找资料,也能备好、上好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这就没有理由“高山仰止”了,这就值得有志于语文教改的广大语文教师们好好思索个中原因了。

    三、该课提供了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难得的一个“一语三文”样板。首先,从语言入手,谈对句子的理解;其次,重点分析文章思路(结构),学习“起承转合”;第三,选了三处文句,通过删改词句、变换语序,来赏析文学妙处;最后,紧扣中心思想,把儒家思想和道家作对比,开掘了文化内涵,总结了全文。从操作方法来看,可以让走上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产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欲望;从教学内容来看,可以成为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再上一层楼的阶梯,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一个样板。打个比方,就像如意金箍棒,放在龙宫,发挥其定海神针的作用也是不错的;在孙大圣手里,大闹天宫、杀妖除魔,其作用自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977812.html

上一篇:程少堂语文味代表课《虽有嘉肴》教学实录
下一篇:梁青:用清新舞出高贵— 听程少堂老师《虽有嘉肴》课随感
收藏 IP: 218.18.4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