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年前语文味网刚开办的时候,谁还准备把语文味网上的文字结集出版呢?目前我正在对程少堂工作室梁青老师花了许多时间整理编辑的《我们当年——程少堂率性诗文集》书稿进行最后统稿审定。这本书稿,电脑统计即有近50万字。50万字,几百篇文章,每一篇都要从语文味网上找到,下载,还要分栏目进行初步编辑,可以想见当初梁青整理编辑工作量海大,同时还要有如大海捞针般细心,耐心,才能做好。过程中,有所遗漏,不可避免。
有所漏也好。等我百年之后,有兴趣的人士,可抽空在语文味网上去考古,不难找到我写的但未收近文集的文字,然后发表系列考证文章:《发现程少堂先生佚文》《再发现一篇程少堂先生佚文》《又发现多篇程少堂先生佚文》。真品赝品,最佳办法最权威办法,是送给梁青审定。梁青认为真,即真;梁青认为假,必定为假。这个不用讨论。希望梁青不要收鉴定费啊。梁青鉴定后,大约可以出一本《程少堂先生佚文逸句集》。
老朋友、深圳市名师、龙岗区教研员曹清富心细,他看出来,《少堂志林》系列随笔有编号。有次他私下先表扬我一番,说:“你生命力真旺盛!不断有震撼性成果问世——《少堂志林》都编了号,方便后人搜集整理啊!”我说不是这样,就是编个号,时间长了自己不乱套。
想起二事。一是1990年代中期(96年前后)在珠海工作期间,曾在《珠海特区报》发过一篇和人打笔仗的文章,题目大约是《文品就是人品》。我对自己发表的文字是很珍惜的,这份《珠海特区报》到深圳工作时还在,为能保存长久一些,我还用宽号透明胶布贴了作为保护膜,现在竟找不到了。这期间的《珠海特区报》还没有数字化,网上也查不到。还有一篇小论文,更早一些发在《珠海特区报》1993年7月10日第六版,标题为《“4+1”工程——珠海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思考》。这个有原件在,只是没有打出word文档。另一件是,上大学期间,大约是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1980或1981年左右),写过一篇千字散文《根》,是用象征法,把老师比喻成奉献之根的。此习作,发表在母校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校报上。大学毕业后多次搬家,原件已失。
(2015/10/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