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程少堂:欢迎批评语文味,但请先了解先研究

已有 2727 次阅读 2014-7-10 21: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堂2014年7月10日按:湖北赤壁游姓老师发来邮件,批评我的一些学术观点。这是我的回复。)



 

游老师好!

看到您的大作了。以下意见供你参考:



(一)“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这当然是时髦常识。不过这常识是可以讨论的。学生是主人,教师就不是主人?我还是主张“双主体”论。另外,如何理解“主人”?你主张的“让他们去说,让他们去讲,甚至是让他们去演。老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当个裁判”,这些话都是是而非。如果真是这样,老师仅仅是裁判,那传道授业解惑呢?

这和教育的本质有关。建议你读一下教育本质方面的文章。


(二)前几年我也到你老家赤壁讲过课,不知你听过没有,没听过的话你可问一下同事,看看我的课是否像你所说的“一味的让学生看着你”?不能竖起一个虚假的敌人,然后攻击之。



(三)你要认真看过我关于语文味的定义和我的书,而不是断章取义,你就不会说“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完全成为语文老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的一个主阵地。”你怎么喜欢把你自己的形而上学观点强加于人呢——我哪里主张过语文课堂应该“完全成为……主阵地”?我的著作中有这样极端的思想吗?我的语文味教学法论文把语文味教学法初步界定为: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制约和关于语文味与文人语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指导下,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与突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前提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我在发表的语文味教学法论文中明确指出:“语文味教学法,主张的就是这种主客观有机统一的教学法。”(程少堂:《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法:语文味教学法》, 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2期)。语文味教学法是主张主客观统一的教学,请你思考这句话的涵义是什么。



你说我的语文味教学法是忽视学生发展的教学法。我的语文味教学法定义中有“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你看过我的语文味定义吗?没看过的话,查百度可知语文味定义: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其中,“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这里语文味教学宗旨写的明明白白,这是不发展学生吗?


另外,语文味定义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表明,语文味教学法特别重视师生共享教学过程。是共享,不是任何一方独享。


任何合理的教育当然都要发展学生,但同时发展老师有何不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中的“人”,难道不包括老师?老师不是人?


师生共享教学过程,是一种既古老又很现代的教学观念。


发展学生同时发展老师,正是我们语文味教学法的贡献之一。


不发展教师的教育,终究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厌恶教育过程的老师,长此下去,必将发展成厌恶学生。


教师不能或很少从教育过程享受到乐趣,是中国教育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要是教师讲课的时间占据了整个课堂的大半,我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是失败的。”——我不太同意你这观点。不要说一堂课讲大半,老师有时就不能讲整堂课吗?讲整堂,就一定失败吗?我看不一定。



(五)“要是这样来说,那语文课堂上,学习的范围太大了,我不知道这个语文课堂怎么教了,甚至觉得这语文是不是把整个世界都包括进去了?”——你后面说“社会生活即语文”,那倒是真的“范围太大了”。说语文教学包括语言、文章、文学,这肯定没有争议。包括文化就不行?课标不是说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么?说语文教学包括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能得出语文必须要把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文化学的全部东西都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的结论吗?我们说水是人的生命所必需的,这句话能理解成“人需要世界上所有的水才能活”?


(六)“这也是我提出的‘玩语文’的一种观点”——小伙子,语文界最先提出“玩语文”的是我,十多年前我的论文中就提出了“玩语文”,《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也有论述。 《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是我2003年的论文,发在中华读书报上,见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598  

我的语文味理论,影响广泛深远,但像任何理论一样也只是一家之言,肯定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修正、深化、发展。所以欢迎和我讨论语文味。不过语文味理论毕竟是经过十多年反复思考研究出来的东西,要参与讨论语文味,建议你先仔细读一下我的书,做些研究,同时读一点逻辑学、教育学的书。



研究和批评都要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避免走极端,要有辩证观和整体观。特别是要批评别人观点的所谓“片面性”的时候,先要冷静想一想:他的主要东西我研究过吗?没有研究过,你最好先放弃批评。


就算一个学者在一篇论文中愚蠢地说“一加一等于三”,你也不要冲动地只是抓住这一篇文章就马上写文章批评,因为很可能,他在已发表的下一篇文章里就说过:“抱歉,我上一篇文章说‘一加一等于三’是错的。‘一加一’应该等于四。”所以你得看看别人后续的文章再发议论。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810700.html

上一篇:程少堂7月8日寄语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
下一篇:少堂志林(17):“祝贺你,你要红了“
收藏 IP: 219.134.115.*| 热度|

3 柳林涛 李轻舟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