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etPub论文编辑的企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tPubSCI

博文

解读同行审稿意见:怎么读,以及如何制订行动计划 精选

已有 11537 次阅读 2020-5-20 14:1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回复信;审稿意见

投稿后收到审稿人意见是一件令人既兴奋又恐惧的事情。大量的艰苦工作、思考,甚至可能是数年的调查都汇集到一项研究中,千锤百炼形成一份稿件,最终被送到陌生人那里评头论足。除非是收到了关于您工作的绝对热烈的称赞,否则要厘清这些审稿人留下的评论和意见也不是一件易事。

那么我们怎么来确认哪些意见比较有价值,应该重点回答哪些问题呢?

第一步是确认您的文章是已被接收,还是需要修改后重新提交,或者是被拒稿,以及期刊做出这项决定的原因。

虽然阅读尖锐的批评可能会让人很难过,但是理解处理文章的编辑为何做出您所收到的决定还是绝对重要的。 

可以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论文中的科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都给予了很好的解释?

  2. 是否将实验的结果和文中得出的结论很好地联系起来了?

  3. 在解释这项工作如何融入到当前文献中时,是否引用了相关的文献?

这些都是编辑在做决定时会问自己的重要问题,如果您在稿件中没有回答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那这可能就是稿件的薄弱之处,也是您应该集中精力去完善的地方。科学的传播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需要处理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但即便期刊没有给审稿人在审稿时提供这样一套具体问题,上面提到的几点也很可能就是他们最需要先确认的内容。

如果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却发现某一位审稿人的意见是否定的,那么先问问自己是哪里出现了分歧。阅读审稿人的具体评论来寻找线索——是否存在他们不清楚的地方?要知道,您很可能在这个项目上花费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一大部分时间,因此有些事情对您来说就显而易见,但是对审稿人而言可能并不是那么清楚(而且很可能,对您将来的读者而言也是如此)。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其实您知道所有的细节,只需要在论文中清楚简洁地加以表述就可以了。

第二步是阅读审稿人的所有评论,即每一条意见。

这里建议不要马上就做修改,先列个清单很有用。如果不止一个审稿人对稿件的某个特定内容或章节发表了评论,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些地方需要多加关注。

此外,在开始编辑修改之前,确认是否不同审稿人之间给出了相反的意见。这样,我们就可以决定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如何论证某些内容的具体修改是合适的。

同样,我也会确定是否存在任何我不认同的意见。记住,如果您决定不接受审稿人的某个建议,它也仍然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建议把时间放在查找文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上,并且在回复信中提供这些信息。

回复审稿人的意见可能会很耗时。

我们建议在开始写作之前,把整个过程分解,并且做些笔记。这些步骤将有助于您组织想法,帮助您确定哪些地方需要分配更多的注意力,而且能帮助您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您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一部分时间要花在写回复信上。

毕竟,即使您不赞同某个审稿人或编辑的意见(这是绝对合理的,而且也是科学过程的一部分),您仍然应该准备一个深思熟虑和充分引用当前文献证据的说明,来阐述为什么您还是坚持原来的观点。目的是要审稿人能了解您的思考过程,那么提供具有文献支撑的简要信息则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阅读并回复了审稿意见,且重新修改稿件后,先将它们搁置一段时间

如果可以的话,搁置一周时间再来重新检查,但至少也要搁置24小时。当我们把自己写过的东西放置一段时间后,重新再来检查就会更容易发现问题。重新再读一次审稿人的意见,以确保已经在回复信中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确保回复信中所写的内容与论文稿件中所做的修改相一致也同样重要。如果稿件存在大量的修改而且历时数周(或数月)才得以完成,很容易出现疏漏。我们可能会忘记在研究初始阶段产生的一个想法,或者在即将完成修改稿时才想出一些更好的答案。这都是很自然的,也是写科学论文的一部分,但是最好在把稿件返回给期刊(或者是提交到另一个新的期刊)之前,保证任何潜在的不一致之处都被发现并得到了纠正。

尽管最初可能难以消化那些对研究论文提出的批评,但审稿人的意见往往会使论文在最后变得更强更好。

回复审稿人时可以为自己的选择和得出的结论辩护。通过改进写作,论文的内容会更简洁并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最终,论文的水平会得到提高,并因此会获得更多的读者。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32242-1234071.html

上一篇:我与SCI的那些事儿
下一篇:该不该做博士后?——做博士后的利与弊(以及其它可能的选择)
收藏 IP: 116.233.18.*| 热度|

4 周健 黄永义 郁志勇 张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