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硕士毕业后,我进入市属国企工作,朝八晚六,收入稳定。无奈不谙世事,工作努力却得不到重用。于是发奋图强,边工作边开始攻读博士学位(2016年9月)。2019年,在师兄的指导下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二区TOP)期刊上发表了第1篇关于地下水污染物的SCI论文。
做实验、学习软件、分析数据、绘图、撰写论文,并开始关注每个期刊的收录范围、发文量、影响因子和分区,对相关期刊的发表难易程度进行初步的辨别。在此,我接触到了ArcGIS这个软件,它不仅能够利用空间模型解释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还能利用地统计模型构建插值模型预测未采样区域的污染物浓度。
我一边学习用这个软件分析数据,一边整理思路写文章(地下水污染物)。分别于2019年底和2020年初在Chemosphere(二区TOP)和Environmental Pollution(二区TOP)上发表了第2篇和第3篇SCI论文。
临近毕业前,分析整理了地表水水质和生态风险的数据,第4篇SCI论文经多次被拒后发在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期刊上(三区)。
博士毕业后,去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在导师的指引下开始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污染物的影响,于2021年初分别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一区TOP)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一区TOP)上发表了第5篇和第6篇SCI。
期间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去到了一所双非二本高校任职,开始了教学和科研之路。
2021年后半年开始研究宏观尺度的大数据,学习在不同的尺度下分析水工程的生态问题,第7篇SCI论文经反复修改、不断提炼,终于在2022年初发表在Ecological Indicators(二区TOP)期刊上。
自此进入休整阶段,学习新的知识和数据分析技巧,开始撰写国家基金。多年的努力加上一些运气,在2022年后半年顺利拿到了国家基金青年项目,也在年底顺利评选上了硕士生导师和副教授。
将一年的学习成果整理成文,在2023年初将自己的第8篇和第9篇SCI论文发表在Remote Sensing(二区TOP)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一区TOP)。
我深知自己没有能力去拿到更多更大的项目,没有资源去结识更多的大牛,只能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第10篇SCI正在路上…现在静下心来整理一下SCI写作的思路、技巧和心得,也对自己吃苦的几年做个总结。
1、关于写作的总述。
1)格式标准。动笔之前,脑海当中应该先形成一个大体的轮廓;
2) 观点正确。不要单纯为了发表论文而写论文,一定要抓住自己想要向大众呈现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描述;
3)逻辑完整。一个完整的系统,就像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穿起了全文,这一条线就是作者的写作逻辑;
4)条理清晰;
5)科学且简洁的语言。
2、边想、边写、边做。
我们要想我们的结果是否能被发表?可能会发表在在哪些期刊上?和其他研究相比我们的结果有什么独特和优势之处?还需要做哪些实验?文献的积累+观点的凝练+故事性,准备好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
1)结果:看图说话,描述的是客观的数据和结果,不要加入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主观意见;
2)方法:一定要详细,内容太多可放在支持信息;
3)结论:即中心思想,千万不要过多叙述已经说过的结果,而要重点突出研究的亮点及意义;
4)摘要:把背景、方法、拟解决问题、结果、目的、意义用最精炼的话陈述成一段;
5)标题:简洁、准确、有效(主要工作或主要观点),让读者看了题目后想要继续读下去。
4、背景。
在写背景的时候一定要有逻辑性,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引出所要陈述的问题的?
1)简述大背景,为什么你的研究内容值得大家关注?
2)简洁明了地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
3)全面概括总结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
4)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5)总结性描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5、讨论。
个人认为讨论是一篇文章的精华,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作者需要引证别人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因此经典和最xin文献的积累必不可少。
1)提纲挈领,简述研究目的、开展过程、发现的结果,不要去重复在背景介绍中提到的内容;
2)重在分析和解释出现结果的原因,不去重复结果部分,适当引用相关研究,用于支持在第一段中总结的研究发现。对于和过往不同的结果,千万不能回避,要深入讨论;
3)如果你的研究设计、使用的技术方法有独自的特点,也可以提出来讨论,要客观和清晰地解读缺陷;
4)对本研究的贡献、意义给予评价和讨论,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6、修改。
成文后反复修改,要精益求精。还要准备投稿所需要的各种内容:期刊要求(有的期刊会要求提供一段为什么你的研究能够发表在本刊上的陈述)、摘要图片、亮点、支持信息、无利益声明、投稿信等;
7、认真准备回复信。
如果有幸收到返修意见,那么恭喜你,你的文章大概率会被录用。不过,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反而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审稿人的每一个意见,回答要有技巧性。
比如审稿人觉得你需要做另外的研究才能完整你的研究,实验部分我们能补就补,做不了的我们要有礼貌地告诉审稿人这部分工作是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当前重点是要表述怎样的观点。提交返修后我们就可以等待再次修改或录用消息了。
8、学会寻找专业帮助。
英语毕竟不是我们的母语,手稿中尽量不要出现单词和语法错误。如果对自己的英语表达实在没有把握,可以找母语是英语的专家或语言润色机构帮助(如LetPub英文润色服务),这会节省我们的时间,提升我们的效率。
尽管SCI论文不是评估我们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我觉得这是我们成功的捷径之一,更是名利双收的最佳途径。我们一定要坚持,哪怕每天只能憋一小段也要坚持下去,时间久了,就会变得信手拈来。希望各位求学路上的你们都能把握好自己的SCI青春,用文字和成果证明我们付诸的努力,加油!
个人主页:李渊-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tyust.edu.cn)
作者论文:
1、Li, Y., Mi, W., Ji, L., et al. (2023).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e intensification jointly enlarge the spatial inequality of river water qualit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78, 162559.
2、Li, Y., Mi, W., Zhang, Y., et al. (2023). Change of human footprint i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Remote Sensing, 15, 426.
3、Li, Y., Fang, L., Wang, Y., et al. (2022).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ccelerated the evolution of river trophic status, Ecological Indicators, 136, 108584.
4、Li, Y., Bi, Y., Mi, W., et al. (2021). Land-use change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crease fluoride and arsenic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and human health risk,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06, 124337.
5、Li, Y., Ji, L., Mi, W., et al. (2021). Health risks from groundwater arsenic on residents in northern China coal-rich reg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73, 145003.
6、Li, Y., Wang, F., Feng, J., et al. (2020). Increased health threats from land use change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y in an endemic fluorosis and arsenicosis are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61, 114130.
7、Li, Y., Wang, F., Feng, J., et al. (2020). Health risk in children to fluoride exposure in a typical endemic fluorosis area on Loess Plateau, North China, in the last decade, Chemosphere, 243, 125451.
8、Li, Y., Wang, F., Feng, J., et al. (2020).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hydrochemical indices in a large diversion project of the Yellow River, northern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7, 28438–28448.
9、Li, Y., Wang, F., Feng, J., et al. (2019). Long term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fluoride in sources of drinking water and associated health risks in a semiarid region of Northern China,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171, 274–280.
SCI论文润色│同行资深专家修改│专业论文翻译│格式排版整理│SCI论文图片处理│Video Abstract|学术翻译英译中│SCI论文查重│LaTeX论文润色│SCI论文写作讲座│联系我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