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si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ingsir

博文

MOA、密位 及其快速换算

已有 61269 次阅读 2020-3-14 18:07 |个人分类:其它兴趣|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密度, 角度, MOA, 精度

老贴,以前研究了MOA的意思,到现在又忘记是什么意思了,唉.

MOA实际上是一角度单位,用于表示射击精确度描述单位,1 MOA为60分之一度,即一个圆周的360分之一的60分之一,也21600分之一.据称狙击枪MOA值的测试是在指定距离上以50发冷枪管发射的枪弹在靶上形成的圆周进行测试的。

如果在100m的地方射击,精度为1MOA,意味着在100m处形成一个半径为: (100m*2*3.1416/21600)*1.0=0.0290m=2.90cm,

如果简化一下,则是用距离(以米为单位)乘以MOA值,除以34.377即可以得到目标处的散布圆的半径,以厘米为单位. 注意,是半径不是直径,单位为厘米!

如果以英制为单位,如在100码(100 yard=91.44m)的地方射击,射击精度为1MOA,则枪弹在靶上形成的圆半径为91.44*1/34.377=2.66cm=1.047英寸。这样以英制单位来表示时估算就比较方便了,100码,1MOA,弹散布的半径就约1英寸。

密位也是一种角度单位,但各个国家的定义稍有不同,引文两段网上的文字如下

“我的粗浅的理解:1000米半径上,长1米的弦所对应的圆心角,就是1密位
美系取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2,所以圆周对应6400密位;苏系取近似值3,所以为6000密位;据说还有取3.15,对应6300密位的。”

 密位的定义也就是把圆周分成6000等分,每一个等分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也就是1密位。当然,这是国内的分法,美国是把6400等分为1密位。

为什么要用密位呢?因为日常用的角度单位:度、分、秒都是60进位,炮兵计算、喊口令和装定需要换算,肯定不方便,而密位就不存在进制换算,是多少密位就是6000分之多少圆周,简单易行。密位的写法是在百密位与十密位之间划一条短横线,读的时候中间做下停顿。如密位数值5289,写作52-89,读作五十二、八十九。
炮兵用的密位公式:
间隔(米)=角度(密位)×距离(公里)。间隔也就是目标的长度,角度也就是用仪器测得的密位数,距离是测点与目标的距离。利用此公式,已知任意两项就可以求得第三项。比方说:已知敌坦克车体长是6.6米,用仪器测得其夹角为密位0-06,求测点距目标的距离,大家都可以算算。

A. 如果以1圆周分划为6000密位来计算,1度可以分为16.67密位,在1km的距离上,1密位的目标其尺寸为2*3.1416*1000/6000=1.04m。相当于π值取3.

中国采用的这种定义。它的好处是,与时钟的表盘类似,非常容易换算,1个密位相当于把一分钟的角度再细分为100等分。

B.如果圆周分划为6400密位,则1度可以分为17.78密位,在1km的距离上,1密位的目标其尺寸为

2*3.1416*1000/6400=0.98m。 美国采用此定义。相当于π值取3.2.

C. 如果以1m的圆弧在1KM为半径的大圆上所对应的圆心角来定义,则一度为6283.2/360=17.45密位。以这一标准最为容量理解。准确取π值为3.1416.

三者稍有差异,但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当角度很小时,弧长与弦长近似相等,因此,以距离(以公里为单位)乘以角度(以密位为单位)就可以计算出对应的弦长(以米为单位),即目标的近似长度,反过来,也可以根据目标的长度与测得的角度来推算距离,后者是相当有用的。

如上面第二段文字中的举例,敌坦克为6.6m, 夹角为6密位,则距离为6.6/6=1.1km. 计算十分方便。

密位与MOA怎么换算就很简单了,以中国的密位定义为例,一个圆是6000密位,是360*60=21600MOA, 所以1密位=3.6 MOA。MOA是小得多的单位。

再详细说,一个时钟表盘上,1分钟的角度对应是6度(360/60=6),1度可分为60MOA,即6*60=360MOA。

1分钟的角度,100等分之,则每分为100密位。所以,同样表盘上的一分钟的角度,即是100密位,又是360MOA。

是为记.备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210-1223506.html

上一篇:老贴再贴: 求任意自然数的任意自然数次方的结果个位数
下一篇:3.14谈π
收藏 IP: 112.17.247.*|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