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几个受限空间因为气体中毒而产生的惨案, 如2017.6.12的"广西平果有毒气体中毒事故致9人死亡案", 2017.6.21的"陕西延安工人疏通管道气体中毒 4人遇难案", 就是比较典型的气体中毒案件,而且发生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伤亡较大,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然而,我感到很遗憾的是,有些人(甚至是大多数人)是非常健忘的, 前事易忘,后事不师, 刚发生的12号的惨案,并没有给后面21号的工人带来必要的警醒和防范意识,在类似的地方再次跌倒,十分让人痛心.
由此我也想谈点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标题所说的"危险气体" 与"气体危险"。
先说危险的气体,一般来说,大家对毒性强烈的气体自然都有敬畏之心,这些气体多数都有特殊的气味或刺激性,加之国家对这类气体多数也是有严格的管制,如氟气/氯气/光气/二氧化硫等,平时一般老百姓也接触不到,因此生活中对多数人来讲,它们的现实危险性并不是太高。相反,另一些危险的气体由于其非常常见,加上毒性或窒息性,反而让人屡屡中招,下面就列举一些:
A。 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在碳或含碳材料的不完全燃烧中就可以产生,而且它无色无味,这种气体在生活中极其常见,只是浓度较低时未引起危险而不被人注意。也正是因为它的无声无息而且高毒性,一氧化碳可以说是极具危险性。最为常见的场景就是在室内烧炭取暖,由于通风不足导致的一氧化碳逐渐积累而中毒事件。我读初中时候的校长老两口子据说就是冬天晚上在室内放了一盆白炭火取暖未开窗通风导致中毒身亡。我妹妹也有一年冬天因为烧炭取暖而差点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又称为煤气中毒,一方面是煤气作为燃料用,其中含一氧化碳。但即使不是用煤气作燃烧,甲烷气(沼气)、液化石油气、酒精、汽油等燃烧不完全也可以产生危险的一氧化碳,因此,一氧化碳的中毒可能发生在 通风不良的炉灶边,汽车内,锅炉房,淋浴室等几乎任何有空气参与燃烧的场合。。。
因此,久未通风透气的空间,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在可能产生的一氧化碳的局部空间,如果不能保证通风,也是不能呆的。新闻报道过很多使用燃气(不光是煤气,还包括其它可燃气)热水器中毒的实例,就是前车之鉴。
伴随一氧化碳而来的死神,脚步总是静悄悄的--它无色又无味,开始并不危险却又不知不觉中逐步积累到致命浓度,这种情况最容易被人忽视,所以也最具有杀伤力--甚至可以说是"狙杀"。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烧炭取暖的环境通风不良而发生中毒或死亡的事故报道,因此,一氧化碳称为生活中的第一危险气体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B。硫化氢。如果说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过的有毒气体,那么硫化氢就是高中化学涉及的第一有毒的气体。硫化氢的分子结构很简单,其来源往往是蛋白质及其它含硫化合物的分解等途径,因而在生活中也是极其容易碰到的。在密闭或缺氧条件下的有机物分解,就可能产生这种剧毒气体,另外某些含硫矿物与酸作用也可以产生硫化氢,如火山或地热温泉/矿洞等处。在浓度较低时,低浓度的硫化氢有经典的臭鸡蛋气味(大概是臭鸡蛋释放的就是硫化氢,因此常用这个词语来描述其气味),但是高浓度的硫化氢却可以导致导致人嗅觉的丧失并快速致人昏迷而导致死亡。高浓度的硫化氢致人伤亡只是数秒之间,几乎让人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因此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你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判定环境中硫化氢含量是否过高)。
C。二氧化碳。CO2当然没有毒性,但在特殊的情况下,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且密度比空气大,积累在空气下层,一不注意很容易导致缺氧。由于二氧化碳即可以是燃烧产物,也可能来自生物降解或矿物分解,二氧化碳无处不在且无色无味,进入受限空间时很容易因为二氧化碳而导致缺氧而产生危险。当然防范也比较简单,用点燃的蜡烛,鸽子等进行检测都是已知的方法,只是好多场合下人们往往容易偷懒或想不到要去检测这个而导致险情产生。
D。氮气。N2与CO2类似,无毒且不支持呼吸。在工业上氮气经常用作保护气,到处设置有氮气管线。如果在密闭空间内氮气管线泄漏或阀门忘关等意外情况,导致大量氮气滞留在局部空间内,就会产生窒息危险。但这个在一般老百姓的生活中不会碰到。
E。甲醛。这个主要来自于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以醛类为原料的塑料,最常见的场合是新装修的房子。由于这个导致的不是急性危险性,虽然也要慎重对待,但这里不多讲。
F。甲烷。生活中甲烷往往是有机物发酵或分解等过程的一种稳定产物,它具有易燃的特点,也不支持呼吸,因此在沼气池、污水池等场所容易产生甲烷积累的场合,可能因为生物发酵消耗了大量氧气而产生甲烷(或CO2)过多的窒息危险,也有甲烷混合物遇火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风险。所以,凡有可能产生甲烷等易燃气体的场合,检查氧气含量是否足够不能使用明火去测试,否则弄不好明火源就变成了"点火引爆"源。
(关于人的生存有"三个3":不呼吸只能活3分钟,不喝水只能活3天,不吃饭只能活3周,可见呼吸方面一旦发生危险,其后果来得非常迅速)
附一个受限空间的常见场所的例子
第二个话题,气体的危险。其实主要有三类危险性,即起火/爆炸,中毒和窒息。
第一类:起火或爆炸,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燃料气泄漏导致,如液化气、管道气、煤气、天然气、沼气、丁烷气等。预防的措施很简单,检查管道自身的牢固性和连接软管处的牢固性,老化的橡胶管要及时换掉(很多家庭的连接灶头和煤气管道的软管多少年都不换,这个软管老化龟裂后很容易漏气,尤其是当关了灶头没有关气体阀时,软管内承受了压力更容易泄漏)。避免这种危险,一方面要教育普通用户定期检查,必要时更换不合格的管道甚至进行预防性的更换(这方面国内的安全宣传教育做得极其不够,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不知道这种软管要定期更换--光讲要安全是不够的,还要教育群众在哪些方面要注意,如何去保证--我甚至想: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安全频道来宣传和培养公众的安全意识)。另外,一旦发现了气体泄漏,最重要的事件是不要动电器和开关防止火花产生,然后开窗通风,再查找并切断气源!
关于起火爆炸的危险,我再提一种情况,如果易燃物料(液体或气体)从泄漏点高速喷出,其与空气或管道等摩擦产生的静电积累并放电,也可能把自身点燃,换句话说,高速泄漏的物料可能是自带火种的!
第二类危险:中毒。文章最上面提到的两起重大伤亡案,可能都是中毒所致。生活中上述毒气之存在,使得某些场合特别容易成为"伤人"的情景,如化粪池、沼气池、污水池、发酵池、废料池等不易通风但又积水或发酵的封闭空间,很容易不知不常见中积累了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一旦缺少防范进入,就被迅速"触杀",这种情况下盲目或缺少防范施救,救援人员弄不好也自身难保。 受限空间内一氧化碳积累也具有类似的危险性。由于其没有气味,更加难以防范。因此对这些通风不良的含污水废液等的封闭空间,切不可大意进入! --也许死神就在那里静静等待着大意的受害者上钩!
虽然我们讲在受限空间或密闭空间内容易发生中毒,但如果有毒气体浓度高,人员离有毒气体比较近,在开放空间内也是同样可以伤人的。往大处说,一战时的化学武器氯气施放就是例子,国内也有在开阔地方大量烧炭导致的人员中毒死亡,在野外排放有毒废液其挥发气导致操作人员死亡的案例,因此,切不可以为在开阔地有毒气体就不危险了!
第三类危险:窒息。这类危险也不鲜见,尤其是受限空间内。去年在安全培训中听到的一个案例,某厂在罐内作业,做好了几乎所有准备但有一根氮气管没有物理断开,只是关了阀门。作业人员在罐内干活时,一路人经过不小心踢到了氮气管线的阀门手柄导致氮气进罐,罐内的作业人员就因此窒息丧命。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有个微妙且不容易发现的但又对结果影响甚大的心理上的原因:多数人(特别是无知群众)判断环境有没有危险性,往往下意识的依赖于有没有闻到特殊的气味,一旦没有闻到特殊的气味或臭味就理解为安全的气氛(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多数是相符的,因此人们很容易不知不觉地信赖这样的感觉和判断)--但是,有毒性或窒息性的气体,可能是没有味道并且十分危险的。这种信息上的不一致(或者说依赖的信息不可靠)就导致了受害者的判断失误而使之付出沉重代价。
这里我特别想提一个新的概念---"溺气"。
大家都知道,不会游泳的人在水中容易溺水导致危险,其实如果人一旦处在缺氧的空间中,不能及时脱离缺氧的环境,就好象"溺水"一样沉溺在气体之中, 产生"溺气"的现象, 更为危险。气体密度小浮力小, 如果没有逃离途径, 你无法在气体中借助浮力游泳离开.而一旦无法及时逃离或救助,处于"溺气"的状况是极为危险的。缺氧会导致大脑判断力下降甚至失去意识,往往受害者不能及时发出危险或求救信号,不知不觉中夺人性命。因此,在受限空间作业,一定要在外面确保有救援人员并且当受限空间内人员失去行动能力时,外部力量可以让他迅速撤离(如安全绳)。换句话说,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的性命,就把握在外部的监视人员身上,责任重大。
以上,请大家一起思考和学习。
update: 没想到近日又发生一起"溺气"或气体中毒伤亡的案例!
2017年7月17日,重庆市巫溪县中岗乡金家村三社发生一起4人意外死亡事故。18点40分,田国珍、刘晓琴母女二人到家里红薯窖捡红薯,因身感不适大声呼救,田国珍的母亲刘运碧、邻居廖正福听到后,赶赴现场下窖救人,刘运碧当场倒下,廖正福拉了刘晓琴一把,拉不动,感觉身体乏力,大脑发木,逐渐失去意识,就立刻拉住窖边爬了出来,之后给其伯父廖从彬打电话。田国珍的父亲田冲荣也闻讯赶来,廖从彬、田冲荣赶到现场同廖正福进行第二轮施救,廖从彬、田冲荣先后进入红薯窖救人,廖从彬两秒钟倒下,后边的廖正福见势不对,将田冲荣拉了出来。19点07分,廖正福给中岗乡卫生院打急救电话,医生在19点50分赶到现场进行抢救,但田国珍(女,43岁)、刘晓琴(女,20岁)、廖从彬(男,52岁)、刘运碧(女,63岁)4人已无生命迹象。
update: 8月份又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救援不当导致4名救援者死亡.令人痛心! 引述如下:
@山东安监 8月23日通报“8·19一氧化碳中毒事故”...2017年8月19日9时许,枣庄市峄城区华沃(山东)水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较大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初步了解,8月19日9时左右,工人孔向前在进入巡查2#原料系统选粉机检修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监护人谢化光发现孔向前一氧化碳中毒后,在未佩戴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行施救,后颜景超、胡安海、朱学金同样在未佩戴使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陆续进行施救,造成施救4人中毒。5名伤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补充: 如果紧急救人但又没有氧气瓶等设施, 怀疑环境有毒的情况下,在安全的环境中深吸气,屏住呼吸进去救人(可呼气不可吸气),出来再呼吸,就象水中作业一样.这或许是个应急的办法.(千万不能在有毒环境中吸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