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肠易激综合征和乳糖不耐受

已有 1944 次阅读 2022-3-25 07:1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肠易激综合征和乳糖不耐受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有高度重叠,肠易激综合征和乳糖不耐受的症状有重叠。Gupta等人报告了他们所做的关于印度北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乳糖不耐受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研究评估:(i)与来自印度北部的健康受试者相比,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及其各种亚型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ii)自我报告的牛奶不耐受与乳糖不耐受的实验室证据之间的关系;(iii)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乳糖不耐受的作用。他们采用乳糖氢呼气实验和乳糖耐量试验对124例罗马II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5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进行了乳糖不耐受研究。记录试验期间乳糖摄入后的症状(腹泻、肿胀或膨胀)和牛奶不耐受史。69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还进行了葡萄糖氢呼气实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腹泻(IBS-D;>3大便/D)、便秘(IBS-C;<3大便/周)和不确定(IBS-I;>or=3/周和<or=3/D)三个亚组。结果显示在124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有72%的患者(89/124)乳糖氢呼气实验阳性,有66%的患者(82/124)乳糖耐受实验阳性。在对照组中有60%的人(32/53)乳糖氢呼气实验阳性。有71%的人(38/53)乳糖耐受实验阳性。两组人群的乳糖氢呼气实验和乳糖耐受实验检阳性检出率没有限制区别。由乳糖氢呼气实验或乳糖耐受实验诊断的乳糖不耐受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群没有显著区别(102/124,82%对41/53,77%;P=ns)。乳糖氢呼气实验期间呼吸氢峰值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也没有显著区别(64±40 p.m.与61±44 p.m.)。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摄入乳糖后出现症状的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68/124 vs 18/53,P=0.0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葡萄糖氢呼气实验阳性率为13%(9/69),有乳糖不耐受患者的阳性率为14%(8/57),无乳糖不耐受者的阳性率为8%(1/12),三组人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124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有30人为腹泻型,9人为便秘型,其余的85人为不确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乳糖不耐受的检出率与其他型相似。(26/30,86%vs 76/94,80%;P=ns)。自报乳糖不耐受对乳糖不耐受的阳性预测值为81%,阴性预测值为23%。这项研究表明,在印度北部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群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很高,具有可比性。尽管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氢呼气实验相似,但是他们在摄入乳糖后更多地报告出现症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乳糖不耐受频率与其他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相当。自我报告的牛奶不耐受对检测乳糖不耐受的敏感性较差(Gupta, et al. 2007.)。

在Gupta报道他们的研究结果之后,Babu等人报告了在南印度和北印度健康人群中乳糖吸收不良的频率的研究结果。他们采用乳糖耐受实验、乳糖氢呼气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cs)对153名健康志愿者(76名来自印度南部,77名来自印度北部)进行乳糖吸收不良检测,以确定乳糖酶基因C/T-13910多态性(通过测序确认)。结果显示,来自印度南部和北部的志愿者在年龄和性别上具有可比性。88.2%的南部印度人和66.2%的北部印度人的乳糖耐受实验结果异常(P=0.001)。78.9%的南印度人和57.1%的北印度人乳糖氢呼气实验结果异常(P=0.003)。CC基因型在南印度和北印度分别为86.8%和67.5%(P=0.002),CT基因型分别为13.2%和26.0%(P=0.036),TT基因型分别为0%和6.5%(P=0.03)。乳糖负荷后的症状频率(47.4%比15.6%;P<0.001)和呼吸氢的峰值浓度(88.5±71.9比55.4±61.9ppm;P=0.003)显示南部印度人乳糖酶缺乏的程度高于北部印度人(Babu, et al. 20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30914.html

上一篇: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结肠憩室病和乳糖吸收不良
下一篇: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果糖吸收不良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2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