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有关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已有 986 次阅读 2021-4-18 12:17 |个人分类:疾病知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关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原菌,与大多数消化性溃疡、胃炎和胃恶性肿瘤有关。幽门螺杆菌有几个独特的特征:它是高度适应胃定植,但它产生的临床后果在一小部分,其基因组是已知的,它是唯一与癌症密切相关的细菌。因此,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感兴趣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许多,往往是不同的,学科。我们强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从许多不同领域的最新进展。

最近的发现:主要有争议的临床问题涉及幽门螺杆菌与非甾体抗炎药的协同胃毒作用,以及幽门螺杆菌与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可能关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炎症反应的基因变异与胃癌风险增加的病因有关。越来越复杂的小鼠模型有助于对发病机制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的两个主要毒力因子(cag致病岛内的基因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在胃上皮细胞中的作用说明了幽门螺杆菌激活的细胞反应的复杂网络。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依赖于氢的供应。对幽门螺杆菌的基础科学研究继续阐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疾病的机制。这些发现对设计新的治疗方法和改进临床策略以识别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也值得考虑的其他上皮微生物相互作用。

美国乔治亚大学微生物学系在“幽门螺杆菌的氢和镍代谢”一文中报道存在于动物大肠中的厌氧微生物(如梭状芽孢杆菌)通过氢化酶发酵产生分子氢。这种气体也可以在小鼠的其他组织中检测到,包括胃、肝、脾或小肠。已经证实,这种可用的氢反过来可以被一些病原菌用作能量来源,包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species like H. pylori and H. hepaticus.)。这两个物种都有一种氢化酶,已经研究了氢氧化特性及其在动物定植中的作用。根据可用的注释基因序列,其他幽门螺杆菌物种似乎也有一个保存良好的呼吸、膜结合、含镍铁的[NiFe]氢化酶。尽管幽门螺杆菌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但许多其他(研究较少的)幽门螺杆菌可能代表了一系列新出现的病原体。他们讨论了氢化酶在幽门螺杆菌中的重要作用,比较了氢化酶、氢化酶的成熟/辅助因子、氢化酶的调控以及不同菌种间镍的转运和代谢。

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系的研究人员在1994年8月的《消化疾病科学》中报告乳果糖呼气氢浓度在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阳性受试者中显著升高(P<0.0001)。与幽门螺杆菌受试者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与氢和甲烷混合气体的总呼气排泄量较高相关。

胃肠道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常伴有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还没有发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报道。印度克什米尔斯利那加政府医学院病理学系的研究人员2011年4月在《胃肠道》发表文章“弥漫性十二指肠结节样淋巴增生:一个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大队列患者”从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他们对所有弥漫性十二指肠结节性淋巴增生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患者接受了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靶向活检、结肠镜检查和小肠视频胶囊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结节病变根据其大小和密度从0到4分。对患者进行脂肪痢(IgA肌内抗体)、免疫球蛋白异常(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清蛋白电泳)、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乳果糖氢呼气试验)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胃活检组织学检查)筛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进行序贯抗生素治疗,用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感染的根除情况。随访十二指肠镜检查和活检,以确定结节性病变的解决。40例弥漫性十二指肠结节性淋巴增生患者(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1sd35.6±14.6岁)。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呕吐和体重减轻。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显示弥漫性结节性病变(大小2~5mm或以上)累及球后十二指肠,分级不一(平均分±1SD±2.70±0.84)。影像胶囊内窥镜检查显示结节性病变仅限于十二指肠。所有患者均无免疫球蛋白缺乏或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或IgA肌内膜抗体阳性。所有患者均感染幽门螺杆菌。序贯抗生素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26例。随访十二指肠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结节性病变评分明显降低(2.69±0.79~1.50±1.10,p<0.001)。结节性病变完全消退5例,显著消退21例。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结节病变评分无明显降低(2.71±0.96至2.64±1.15;p=0.58)。结节部分消退2例,间期无改变10例,进展2例。他们报告了一大组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的弥漫性十二指肠结节性淋巴增生患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2582.html

上一篇:幽门螺杆菌研究几则
下一篇: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淋巴结增生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1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