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有一种病叫小肠真菌过度生长

已有 2960 次阅读 2021-1-9 00:41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有一种病叫小肠真菌过度生长

小肠真菌过度生长的特点是小肠内真菌数量过多,并伴有胃肠道症状,甚至胃肠道之外器官的症状。酵母菌,又称念珠菌,是最常见的小肠真菌过度生长,因此,小肠真菌过度生长有称为慢性念珠菌病和酵母综合征。在大多小肠真菌过度生长病例中都有发现热带假丝酵母菌。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容易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或那些接受类固醇或抗生素。新的研究表明,非免疫功能低下者也会发生小肠内真菌的过度生长。但小肠运动障碍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也与小肠真菌过度生长有关。一项类似的研究发现,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可能更易受感染。任何有O型血型、纯合隐性FUT2基因突变或Lewis a+、Lewis B型血型(使其成为非分泌型)的人,也更容易受到念珠菌过度生长的影响。癌症。最近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牙科手术、饮食中单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反复出现阴道酵母菌、慢性鼻窦炎以及任何使用抗生素的人,尤其是慢性、各种感染的人患小肠真菌过度生长的风险增加。有两项研究表明,26%和25.3%的不明原因胃肠道症状患者有小肠真菌过度生长。女性患小肠真菌过度生长的几率是男性的8倍,这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的原因。

因为,小肠运动障碍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也是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原因,因此,小肠真菌过度生长也会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同时发生。同时发生这两种疾病的概率大约有20%。在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时过度使用抗生素,也可能造成新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小肠真菌过度生长。小肠真菌过度生长和小肠真菌过度生长的临床症状重叠,仅从症状无法区分他们。

在正常情况,我们的肠道有少量念珠菌,他们作为消化道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与组成微生物群的其他细菌和谐地生活。当发生肠道微生态失衡和免疫功能下降时,念珠菌就可能会失控而过度生长。念珠菌感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能形成生物膜以保护自己免受各种治疗。

小肠真菌过度生长包括典型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胀气、痉挛和肛周瘙痒。其他典型的症状包括舌头上的一层白色皮毛,称为口腔鹅口疮、疲劳、抑郁、慢性阴道酵母菌感染、过敏和皮肤问题。它们还包括嗜睡、肌痛、关节痛和对环境敏感。酵母菌可以把碳水化合物转化成酒精,有小肠真菌过度生长的人有可能在吃了一个高碳水化合物餐或饮料后在肠道产生过量的酒精,导致一种叫自动酿酒综合征的病。过度生长的念珠菌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胃溃疡以及潜在的肠易激综合征有联系。

诊断小肠真菌过度生长可以用食管胃十二指肠镜从小肠提取液体样本做培养,如果培养液中念珠菌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则可诊断。医生可以进一步分析这个样本,以确定真菌/酵母的具体类型和所需的具体治疗方法。检查血液中的白色念珠菌抗体(IgG,IgA,IgM)可以用于监测治疗和辅助诊断。也可以分析粪便样本中的真菌,基因检测技术成为一种简单和容易的方法。

在做出诊断之前,需要排除小肠真菌过度生长的许多其他常见原因。这些疾病包括免疫缺陷,如艾滋病和/或艾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激素紊乱,如糖尿病,已经小肠真菌过度生长和肠道产甲烷菌过度生长。

通常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制霉菌素、酮康唑、地氟康和/或氟康唑,但这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必须首先解决小肠真菌过度生长的根本原因。

饮食治疗在帮助消化系统重建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虽然抗真菌药物可以帮助清除真菌,但它们无助于重建微生物群或消化系统本身。确保身体拥有适当的营养对于从过度生长中恢复,同时也防止其再次生长至关重要。大多数人尝试抗念珠菌饮食的短期成功。这种饮食基本上会使酵母缺乏生长和繁殖所需的糖分,但这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饮食,避免糖,乳制品。

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去除酵母不会引起病情缓解。还需要重建肠道微生物平衡,并保持这种微生物彼此之间的平衡。还需要排除真菌产生的毒素,修复漏泄的肠道,提高免疫系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排毒方案通常包括胆碱、甜菜碱、草药(如菝葜、猪殃殃)、红外线桑拿、顺势疗法和水疗。自然疗法药物包括辛酸、含小檗碱的植物药、大蒜、牛至油和益生菌。研究人员发现布拉迪酵母菌能有效地去除真菌。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益生菌对婴儿的副作用比一些抗真菌药物要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6341.html

上一篇:有一种病叫自动酿酒综合症
下一篇:肠道也产生酒精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