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比较热门垃圾分类,我对这个话题一直有关注,在国外时候也常因为扔垃圾而产生一些culture shock,就从个人经历角度谈谈垃圾的那些事,上升不到管理层面。
第一次引起我关注垃圾是08年还是09年广东番禺丽江花园等小区的居民集体反抗在番禺建垃圾焚烧厂。当时我觉得那是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不是对垃圾回收,而是对公民如何与政府理性对话。当时番禺居民由一些公知组成了一个反抗小组,自费调查了大量跟垃圾焚烧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各种渠道披露一些大众不知道的信息,个人感觉那些讨论和相关信息起到了不错的科普作用。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垃圾问题是社会共同面对的棘手问题,因此这一次反抗不再向以往的反抗一样:反正就是不准建,管你政府死活,只要不在我家后院就行了。他们采取了通过为政府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方式来使得他们的反抗更有效。他们提供的办法是垃圾分类,我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才对垃圾分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广州应该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在小区投放分类垃圾筐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在我看来是一场理性的反抗就是因为他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反抗更容易被政府采纳,也让民众开始思考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当然最终效果如何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我在新加坡租房子的旧冰箱处理一事让我对垃圾处理和资源利用有了一些想法。我们租的房子冰箱很旧,我们提出让房东换,房东说可以换,但是你们得处理旧冰箱,我说搬到楼下不就行了么,让别人想用的就拣去用,不然就卖废品。房东看着我,觉得眼前这个人简直就是too simple, and too naive。房东说那要罚钱的话你们自己付罚款,我愣了,问清楚了才知道原来这种大件垃圾是要交回收费用请垃圾公司来处理的,不然要罚款。当然现实中也有人半夜悄悄扔到楼下。我们害怕被罚款,就没敢扔掉那个冰箱。而那个冰箱看起来很老,其实也蛮好用,我们用了两年多竟然一点问题都没有出现过。新国的小件垃圾处理问题多多,也基本没有垃圾分类,所有的垃圾都从一个垃圾道往下扔,极其不利于小件垃圾的回收。但这种大垃圾的付费处理对阻止无缘由地淘汰家电和家具等还是有些效果的。我想起自己搬家时候,很多还可以用的东西我基本都是不经大脑就说,扔掉换新的,因为扔掉没有任何额外的处理它的成本,是最不折腾的一条路。去年在德国一个朋友家,他们有一些东西不大用,我问为什么不扔掉了呢,他们也提到了垃圾处理的成本问题,具体的成本我已忘记,于是他们的阁楼堆满了各种不常用的东西或者替换的东西。我有点受刺激了,想起我搬家时候扔的那么多其实还可以用的东西,小有愧疚。
我们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扔的年代,东西本身的寿命就不长,而我们自己更经常是在他们还没有行将就木的时候就已经把他们扔掉,东西有点小毛病马上就淘汰掉。一些乡镇以往特别热闹的电器维修铺等已经基本消失,修鞋铺也在不断减少,补锅匠等行当就更是基本灭绝了。对于衣服鞋子这些日常必需品,曾经很流行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文化最近已经被时尚甩了几百条街了。生活条件改善了,淘汰旧东西换新东西来提高生活质量本来没什么不妥,但比较让人担忧的是我们对淘汰的东西的回收使用率实在是低。这种习惯跟我们这些年越来越不缺钱有关,但不需要付任何垃圾处理费应该也是助长了我们的“扔”文化。我们扔得实在太容易了。
现在流行的室内装修产生的垃圾也不可忽视,很多二手房本来装修就不错,但新业主还是大刀阔斧地连墙皮都刨掉重新搞。前两年我们自己买的二手房也是,受装修文化市场宣传的影响,我们也是墙皮都刨掉,砸了看着那么大一堆东西才觉得其实很多原来的东西都可以用,完全不必彻底换掉。
记得小时候我们经济紧张还会为了点钱而把各种垃圾分类攒起来,定期卖掉来换几根冰棍。现在卖垃圾的那点钱大家都不稀罕了,似乎垃圾分类更难做了一些。常常看到我们小区的人把厨房垃圾跟一些废纸张放到一起,纸张被污染了就很难再利用。不稀罕卖废纸的钱了就导致了这么个现实。
是否有必要向其他国家一样征收垃圾处理费,通过经济手段来提醒我们对资源的珍惜呢?但对不差钱的中国人来说,似乎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我自己现在是努力回归小时候的生活状态,东西能补就补来用,能修就修来用,不少衣服还是十多年前的。听起来有点穷酸小气,但算是为减少垃圾做一点贡献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