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研究生面试,有本事拒掉领导推荐的学生吗 精选

已有 8093 次阅读 2014-4-7 14: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面试,有本事拒掉领导推荐的学生吗

喻海良,2014/4/7

昨天,在看完李炜钢老师的博文《感动谷歌:浏览科学网几个精品PR6博客》一文后,查看了我博文的PageRank,很遗憾现在只有5,很多博主都已经6了,我要继续努力呀。

研究生面试,这些天讨论的很热。记得以前被封为喻热闹,不参与这个话题讨论,实在过意不去。虽然我硕士是推免的,但是也走了面试这个过程,而且是我们同届学生中两个满分学生之一。后来留校后,也担任过好几次研究生面试秘书,所以也算是过来人。

国内研究生面试,90%都是公平的,但是,也存在有一些不公平的情况。而且,有很多时候,碍于大家的面子,大家都会“装”糊涂下去。下面,写写我知道面试环节可能会出现的不公平情况:

1)面试考官自己的学生参加面试。通常情况下,研究生面试老师由4-5位老师组成,表面上是相互监督,尽可能让面试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然而,面试老师也是人,他也是有一定的私心的。在参与面试过程中,只要他说一句话,这个学生一定会在面试过程中获得高分。这样的话很多,“这个学生昨天和我谈论了一下午学科发展,我感觉他了解比较好”;“这个学生的简历非常好,将来参与某个课题应该能做出一些成绩”;“这个学生我比较了解,我觉得非常适合在我们这里读研究生”。有些更加直接,“这个学生报考了我的研究生,我对他比较看好”。参加面试的老师基本上也都需要其他面试老师支持报考他自己的学生,因此,基本上都会表示“支持”。当然,话说回来,报考面试考官的学生一般都属于中上游水平,淘汰确实是轮不到他们的。

2)本校教师的子女参加面试。这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本校教师对本校教师的子女都会给予一定的关照。首先,很多面试官和他们的父母相识,而且很多时候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另一方面,自己的孩子将来也可能会报考本校的研究生,此时帮助他人一把,来时他人又可能帮助自己一次。有一次参加研究生面试,某教授的儿子被调剂到我们实验室参加面试。在面试之前,其实某教授已经帮忙打好了圆场,提前告诉大家这个学生是某某的儿子,本来报考的不是我们专业,专业知识可能一点也不懂,希望放一次水。结果这孩子面试时,真让人下不了台。刚要开始问问题,他自己便发言,说他只要面试过了,将来不在这个专业读研,而是直接去他爸的实验室做研究。即便如此,绝大部分面试老师都给了他高分。当然,我给他低分,我不认识他爹。

3)报领导的学生基本上会获高分。不得不说,在中国,“领导”是最有号召力的,他们通常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在面试过程中,除了上面两类学生,其他学生基本上都是公平开展竞争的。当然,也有特别的时候。在面试的时候,有些老师会直接问打算攻读什么方向,或者问学生是否提前联系好了导师。这两个问题,也是很有玄机的。在同一个实验室里面,老师的研究方向都是知道的。当你说出自己将来打算的研究方向,就把自己报考的导师告诉面试官了。在这里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如果面试官知道是“领导”的学生,这个学生肯定会顺利过关。第二个,如果面试官知道他报了某个自己非常不喜欢的老师,那么在面试过程中,他的问题将是最刁难的一类。自然前者一定会获得高分,而后者也一定会很难看。

……

在澳大利亚,记得有一次和某教授聊天,他是一个Department的头头。有两个学生报考他的博士生。由于自己没有奖学金项目,他推荐申请学校的奖学金。这两个学生自身也算是很优秀的了,然而,结果很让他失望,两个学生都没能拿到奖学金。特别让他失望的是他自己的手下也是最终评委之一。那个老外,认为其他申请人更加优秀,丝毫没有给自己的领导面子,不但没有替领导的学生说点好话,相反自己也支持了相对更优秀的学生。

如果在国内,有一天所有考官在参加面试的时候,也能做的“谁优秀,就支持谁”,而不看学生本身之外的背景,甚至有勇气淘汰掉“领导”的学生,那时候可以说,研究生面试真的公平了。否则,研究生面试也是“利益集团”的分羹而已。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782788.html

上一篇:母亲去世6年了,昨天我又梦见和她聊天
下一篇:35岁才当副院长,已经不年轻了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9 彭真明 曹建军 李伟钢 邵忠 刘淼 韩枫 陈明晓 汪晓军 张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