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为什么国外研究型大学某些专业只招博士生? 精选

已有 14257 次阅读 2014-2-28 14:5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什么国外研究型大学某些专业只招博士生?

喻海良,2014-02-20

最近围绕中科院大学、上海科大高调招生,科学网上热开了锅。以下是相关讨论:

·       徘徊在科学院和国科大之间的那道坎

·       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将要招收培养首届本科生是否该报考?

·       中国科学院大学招本科生是为了解决研究生生源问题吗?

·       报考国科大的优与劣

·       ……

国内的大学建设其实很有意思的,用一句不中听的话:思想保守、行为顽固、创新意识淡薄。目前,我国有大学上千所,这些学校有一个“千篇一律”的建设模式:本--博升级模式。

第一步,设立学院,马上开设本科生专业。以我所在的东北大学为例,当年成了艺术学院,于是马上就开设了表演等相关本科生专业。清华开设工业工程系,第二年就开始招收本科生了。

第二步,申请硕士点。现在国内有不少大学以获得硕士点为荣誉。的确,根据国内的发展模式,只有获得了硕士点才可以招收研究生。而且,才可能升级为博士点。

第三步,申请博士点。国内的学科建设分的非常的详细,以我所在的材料学科为例,分为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到了博士点,又有更多的小的专业。也因此,国内的博士点又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

似乎上面的学校建设模式已经成为“约定俗成”了,一所新的大学设立,第一步就是要招到本科生。再想想当年南方科技大学本科生招生,那个热闹非凡。也因此,现在又有新的大学建立了,也因此,都要招本科生了。

在这里,个人不反对这些学校着急招收本科生,但是,个人这样的模式是“落伍”了。我认为他们近几年完全可以不招本科生,而只招研究生。澳大利亚最好的两所研究型大学应该是墨尔本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然而,在国内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一点,在这两所大学里面,有不少专业是不招本科生的,然而,他们只招硕士、博士研究生。另外,这两所大学在某些学科发展模式上与国内是完全相反的。

首先:他们招聘领军学者。应该是先招聘几个世界级学者,对该学科进行一定的设计。

第二步:他们开始招聘普通研究人员。一开始,学校对这些部门给予非常优厚的待遇,如学校出资资助招聘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三步:他们开始招聘博士研究生。澳大利亚(或许其他发达国家也一样)的大学,凡是拥有博士学位,在大学里面拥有岗位,同时能够提供奖学金,都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也因此,学校在找到好的科研人员后,下一步就是招收研究生。

第四步:在有了一定的师资力量,有一定的研究生数量的基础上,开设硕士学位。博士生招聘,一开始都是导师提供奖学金,然而,硕士生是很少提供奖学金的,相反,学生是要交学费的。也因此,只有有一个系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才可能找到硕士生。

第五步:小规模招收本科生。澳大利亚的大学对本科生是非常负责任的。一方面,只有师资全面,学生才愿意报考,另一方面,只有师资全面,才有人要去教授所有的课程。

从上面的分析,就不难得出为什么国外有不少研究型大学某些专业只招研究生的。也因此,一所研究型大学没有本科生不稀奇的,没有博士生才是奇怪的。好像,在韩国有不少大学也是只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771786.html

上一篇:论文“档次”,与老板关系太大
下一篇:专利申请,绝对宜早不宜迟(附案例)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32 肖重发 曹聪 曾葆青 王涛 苏光松 石磊 魏武 吴锦宇 徐满才 李天成 李宇斌 张鹏 孔梅 强涛 梁建华 梅钢 肖宗涛 赵凤光 孟庆勋 柴广路 杨远帆 薛宇 闵应骅 孔晓飞 褚昭明 曹裕波 赵美娣 杨朔 jimiyg biofans yunmu liweih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