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分之八十教授反对又能怎样?支持浙大
喻海良,2013-12-12
昨天亢奋了一下,把知道的国内项目评奖过程罗列了一下,《太牛了,这个项目又获大奖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揭露国内一些教授为了名利的折腾轨迹。如果是我,肯定不会在简历中写“某某课题获得了A、B、C三个省部级奖励”,而会写,我获得了A、B、C三个省部级奖励。不知详情的人看了这简历,会说,这也太牛了,这么年轻就有三个课题获得了省部奖。当然,写完之后,又反思了一下,教授报奖似乎是行政主导教育的结果。
行政主导教育,在国内是很明显的。今天看了冯大诚老师写的《读浙大管敏鑫被解职文章有感》,其中有段对话让我很是感触:张说,“他总觉得自己很牛,和我们讲他今天和谁喝酒,明天和谁喝酒了,都是有关系的人。他的口头禅就是‘找关系’。”但是,“他就是不和普通教授打成一片。”“我喝酒是为了谁?”管敏鑫听到这话后说。…在张明新看来,“你不能团结教授,尤其是骨干教授,让他们安心地做好科研工作,你的作用在哪里?工作都搞不下去了啊!”管敏鑫却认为,院长主要是打通国内学术界“高层”的关系,给学院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让教授们“有活干”,对外则是争取更多的校友资源,让学院在国际舞台学术地位上上一个台阶。
看了这样一段意义丰富的对话,个人感觉浙江大学做的还是对的。如果上述言论没有被“断章取义”,我支持浙江大学解除管教授院长职务的做法,而且,我认为这是将来大学院长选拔应该注重、注意的事情。
管教授的言论似乎很符合国情,也符合官僚作风:“媚上欺下”。很多领导认为:学院要发展,需要得到国家、省、市、企业的支持,这些地方不给于足够的“财力”资助,学院里面的老师就不能够安安心心做科研,也就不能够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因此,想方设法把“管”他们的“领导”的关系处理好了,他们一挥笔,几千万、甚至上亿到账。至于学校的那些教授么,你们好好做你们的科研,我不给你们过重的负担,不要有事没事来找我,当然,年底考核的时候,你们还是要认认真真给我汇报的。我还要写材料,再汇报到上级。最好你们出的成果越多越好,体现我“领导”有方。可所谓“无为而治”的效果。到头来,教授们出成果了,但是,院长则出彩了。当然,如果教授没有出成果,院长则会认为是教授们不努力,大不了来年来一个“整风运动”。
张教授的言论则是典型的吊丝言论,也非常符合底层心态:“领导不作为”。在绝大部分国内高校的职工心中,领导是看不见的。为什么看不见,领导也有很多理由。领导会多,有些领导一个礼拜80%的时间都用在开各种会议上;领导客人多,有些领导每天要接待好几拨客人;领导出差多,各种各样的考核、评奖,都是领导当评委的;领导课题多,有好些学校,50%以上的课题集中到了某几个领导头上……于是,大家的感觉就是,领导只顾着忙“自己”的工作,而没有机会、时间和这些普通教授、教师进行交流。小讲师被“领导”忽视,他不敢造反。但是,如果80%的教授也被“领导”忽视,他们就可能也不是好惹的。特别是某些时候,某些教授申请某些课题,如果“领导”出面支持一下就获得了,而不出面就黄了。而这样的“关键时候”,教授们找不到“领导”,他们就会有怨言。一个教授有怨言不可怕,但是,一群教授都有怨言,压抑久了,就可能会出现不和谐的事情。当然,通常情况下,教授们即使反对,也是没有意义的。的确,“职务”是由上级任命的,而不是教授们自己选拔的。
至于管教授为什么会被解除职务呢?个人认为,一方面他对下面教授的工作做得不是很好,另一方面,他可能和学校领导的关系也不是很和谐。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他被解职的结果。当然,还一种可能性,就是浙江大学的管理体制已经与国际接轨了。下面说一个我知道的真实故事:
某年,某学校某学院进行换届。他们的上任领导的成绩非常好,大家都拥护他继续担任领导职务。然而,在内部有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反对该领导。为此,该院8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联名签字,上书学校,请求继续保留该领导职务。然而,几个月后,学校组织部过来宣布结果,该领导被调往另一个学院。而新领导呢,依然有80%的教授、副教授反对,但是,多年过后,依然“风采依旧”,不同的是,那些反对的教授、副教授都生活的比较压抑。
综上所述,在一个行政化很严重的学校里,80%的低层教授反对也不会给领导职务带来任何改变。而浙大今天的做法,似乎有改我内心深处的“害怕”,因此,支持浙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