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国外博后,中国博后必须知道自己的“优势”
喻海良,2013/12/7
在今天置顶的博文《国内外博后申请和进站的天壤之别》中,作者描述了申请入站时的一些不满。能够理解,本人也曾经在国内做过博后,也感觉有很多的程序,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思考那一段美好岁月,也是值得纪念的。虽然国内博士后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他依然有很多优点的。
(1)国内博士后导师通常都是领域内的领头人物。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点,在澳洲,任何教职员工,只要有充足经费,都可以招聘博士后。我知道某某副教授,其本人已经多年不做科研了,多年以来也没能写出几篇论文。然而,很巧,他加入一个团队,当起了项目管理员,从而招到了好几个博士后。显然,博士后跟着这样的合作导师,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帮助干活的人。功劳都是这位副教授的,但辛苦都是这些博士后的。相反,在国内做博士后,通常选择的合作导师都是经过学校挑选的,一年下来,也就是那几个知名度、水平相对高一些的老师能够有资格成为合作导师。因为,国外的博士后有不少只是为了干活的,而国内的博士后绝大部分是为了培养后备优秀人才的(当然,这个现在有变味的趋势)。
(2)国内做博士后竞争难度非常小。在国内做博士后,合作导师的投入相对而言非常小,两年时间,人力成本也就是五六万人民币。因为,还有重要一部分是学校投入的。也因此,在招博士后时,基本上只要是一个博士,稍微有一点点成果,就能获得一个岗位。相反,澳大利亚的一些名气好一点的博士后岗位,别说是几十人申请,上百人申请都是可能的。另外,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选拔。如果运气不好,碰到已经内定人选的岗位,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自己当了陪衬都不知道。
(3)国内博士后留校工作的比率非常高。在国内做博士后,绝大部分人都是奔着去找一个教师工作去的。所以,现在国内不少大学都流行师资博士后。即使一开始不是师资博士后,但是,经过2年的努力,加入教师系列的人大有人在。这个比率,在2010以前,肯定超过50%。相反,在国外做博士后,要想留校工作,你不熬个7年8载的,基本上没有希望。而且,前提是你还真是这些人中相当优秀的一部分。即便如此,你的合作导师也没有任何权利去帮助你获得岗位,因为,学校的岗位是固定的,不像国内运作运作也就有了。
(4)国内做博士后都提供博士后公寓。现在国内大学留校工作,也就是提供一个单身公寓,而且还是好几个同事住在一起。我自己留校的时候,三个青年教师一个房间。相反,如果做博士后,这个待遇马上就上了一个层次。国内博士后公寓的条件,应该是非常不错的。记得在东北大学有辽宁省博士后公寓,那个条件,真是比那些副教授的住宿条件还要好,而且,房租真的是便宜呀。相反,在国外,哪一所大学还给你提供专门的博士后公寓?至少我现在是不知道的。这里,不只是博士后没有公寓,就算是教授,也要自己掏腰包去买房或者租房。
(5)国内博士后的相对待遇其实还能接受。国内博士后的待遇是很低的,但是,要看你和谁相比。中国博士后的年薪也可能不到1万美元,美国的博士后也就在3.5万美元到5万美元,澳大利亚的博士后再7万美元到15万美元(这里的博士后属于科研系列的教师,和教师系列的待遇一样)。但是,如果国内的博士后和最低职位的教师相比,那就不一样了。国内的博士后基本工资低于副教授,但是高于讲师。如果合作导师再给一些补助,则可能超过副教授。而美国的博士后工资只有助理教授的三分之一左右。澳大利亚的博士后和讲师是一样的待遇。由此可见,相对国民收入而言,国内的博士后待遇不低。
(6)国内博士后有专门的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国内年轻科研人员而言,绝对是很好的第一桶金。本人获得过博后基金一等资助、特等资助,也因此,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无法言表。相反,在国外当了博士后,似乎再也没有听说过专门为博士后人员提供的基金。或许有人会说,如洪堡基金、振兴学者之类的。这些都是申请前的基金。与在站人员无关。
……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确存在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如,程序是复杂一些,但是,相比较而言,有很多地方也是有优势和特色的。不能因为申请过程中,存在的一点点问题,就把这个制度给完全否定了。在国外做博士后,有哪一所大学还给你开一个“毕业证书”?但是,在国内做博士后,真有“结业”证书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