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夜夜夜夜夜,夜难眠 精选

已有 6893 次阅读 2013-5-29 10: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夜夜夜夜夜,夜难眠

喻海良,2013-5-29

卧龙岗的天,已经明显黑的早了。很多时候,不到6点,校园里就只能看到一个一个的黑影。已经是初冬,天冷了,很多动物都冬眠了,人也应该能够早点休息了。

昨天,我也是很早就躺倒在床上,希望早点休息,但是,即使一二三四数了一个来回又一个来回,依旧难以入睡。作为科研人员的我,似乎应该心态平和,没有任何人逼我做任何事情,也没有任何人让我出多少成果,但是,我也是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隔三差五地失眠一次。

申请项目的时候,是肯定要连续失眠一阵子的。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到12点才熄灯休息,但是当人倒在床上的时候,依旧是不停地构思,希望做一个梦,帮助完善里面的各种结构。有时候想到一个好点子,必须重新开灯起床,把想法记录在纸上,生怕第二天醒来又忘了。有时候想的更远,希望碰到好的评审专家,他们统统都给A。有时候也有坏的想法,如果遇到评审意见差的专家,那就这一年的努力又要完蛋了。一旦联系到这一些,这一晚上就要在胡思乱想中度过了。

做实验计划,也是会让人失眠的。前一整子做了一次实验,应该说远远没有我晚上思索的那么完美。在家吃饭的饭桌上,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吃完饭后,马上打开电脑进行检索,果然这种方法没有任何人尝试过。也由于这个检索结果,让我晚上变得异常兴奋。首先,我想到什么地方去找原料,要用什么样的原料。第二,我想找谁帮忙做实验比较合适。在这方面,我现在也变得一定的保守,这个人不能自己做这个领域,因为实验很简单,如果有了想法,他们也很容易做一些这方面的实验。另一方面,他得是我比较信任的人,叫帮忙不会有太多的推脱。第三,做完实验之后,要做哪几方面的检查,将来可以发表论文的地方,等等。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早晨,一到学校就安排实验。结果很遗憾,做的样品不成功。于是第二天晚上依旧失眠……好歹经过一阵子忙活,论文已经提交了,希望能够顺利发表。

写论文也会让人失眠。我白天很少写论文,即使做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也基本上都是技术性工作,如做做图表,看看文献。过了5点,我基本上就会开始论文的写作。这个时间段是我工作的高峰时期,也是高效时期。然而,这个时间段处理论文这些事情,也是有很多副作用的。其中最大的副作用莫过于“论文兴奋点”。论文什么地方缺少参考文献,图片中哪一个地方需要改进,需要补充做什么方面的实验。最后,还会幻想投什么样的期刊,要不要试一下那些影响因子高一点的期刊,等等。一想到这些,晚上无疑又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思绪长长。

看到论文审稿建议也会失眠。昨天下班前,收到了某期刊的审稿建议,“MajorRevision”。虽然是MajorRevision,我也是非常的高兴,因为总比直接被拒稿强很多,如果修改好了,应该有机会被录用的。看到这个评审意见后,马上对里面的条条进行审视。这年头,档次高一点点的期刊,如果有一条没有按照要求好好修改的话,接下来被拒稿的可能性很大。也因此,又是一个难以入睡的晚上。一晚上都在思索那几个地方比较容易修改,那几个地方会比较困难,那些地方还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但是,不到6点又醒来了,又开始思考如何回答审稿人的建议,直到早晨来到学校,给另一个老师发邮件,请他补充几组实验,和老板讨论了一下建议,心情才平复下来。

课题组老师的项目延期了,也让我难眠。由于我的工作不是永久职位,也因此,一切都寄希望与自己的课题与课题组老师的课题。如果我自己课题成功,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如果课题组老师的课题成功,可以用他的经费养我。如果自己的课题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而课题组老师告诉自己,他的课题经费暂时也很紧张,我睡不好觉的时间就要更多了。的确,无时无刻不要去思考,我何处何从?

……

夜夜夜夜夜,夜难眠。或许这就是选择走学术这条路的结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694562.html

上一篇:回国前错乱的心情
下一篇:师德考核一票否决为什么只针对青年教师?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24 秦逸人 武夷山 朱晓刚 庄世宇 赵凤光 刘振华 陈儒军 鲍海飞 林中祥 刘立 张忆文 张玉秀 罗春元 李璐 强涛 陈冬生 李竞 刘瑞亭 仇文利 李毅伟 马欣然 李阔 zhouguanghui iwordwort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